有一种温情叫“我来伸把手”


邹玉芳(茂南)
  近日,笔者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消息,内容是关于柯翠兰,这位茂南阳光365服务队的队员,一个单亲妈妈,丈夫已经去世,儿子正在大学实习。柯翠兰每月的打工收入不到2000元,生活拮据。尽管她在2021年经历了结肠肿瘤手术,但因为经济困难,她一直没有去医院复查。最近,她的身体状况出现了不适,担心病情恶化,打算去医院复查,但复查费用约5000元,对她来说是一笔巨款。于是,她向服务队的爱心志愿者们发起了募捐请求。
  消息发出后,群里的志愿者们纷纷慷慨解囊,不论金额大小,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献上了爱心。有的捐了十几元,有的捐了几百元,半天多的时间就筹集够了柯翠兰的复查费用。许多人在群里留言说,用一顿早餐或一件衣服的钱就能帮助别人,何乐而不为呢?
  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们都希望自己和家人健健康康地生活,但生活中总是充满了意外。这些意外可能是突发的疾病、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它们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发生,让人措手不及。当意外发生时,原本平静的生活可能会被打破,甚至让幸福的家庭瞬间崩塌。有些意外我们自己可以承担,但有些意外却需要他人的帮助。
  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高,总会遇到无法独自应对的困境。在这些时候,别人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句温暖的话、一双搀扶的手、一张小额的钞票、一杯温热的开水,都可能给予弱者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帮助弱者,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很傻,认为他们是为了名和利才去做这些事情。但实际上,当一个人向他人伸出援手时,他收获的远不止金钱、时间或人情。他收获的更多的是快乐和爱,同时也编织了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这张网撒得越大,他从中获得的益处也越大。毕竟,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你向别人伸出手,别人也愿意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毕竟,在这个社会上,愿意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前行道路的人并不在少数。
  我们判断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不仅仅是看这座城市有多少高楼、多少公园,更要看这座城市是否有乐于助人的氛围,是否有乐于奉献的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人生在世,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可能会向我们伸出援手。
  如果每个人都能养成帮助他人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传递下去,从而营造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当帮助他人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时,温暖的源泉就会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我们的社会也会因此变得更加温暖。
  让我们每个人都时刻关注身边的人,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驱散他们生活中的阴霾,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这样,我们不仅能让他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