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独具本地特色的赶集文化


王平生(电白)
  茂名日报全媒体报道,近日,记者探访了电白晏镜疍家墟、信宜窦州墟、茂南油城墟、化州杨梅墟、电白观珠沙洞沉香街等地,各地的大集吸引了众多旅游爱好者,年轻的面孔越来越多。“土里土气”的大集已经成为我市一张新的旅游名片。
  赶集趁圩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现象。除了商品交易,集市还是人们社交的平台。舞狮子、舞龙拜年、赶大集等活动,让人们对故乡的情感更加深厚。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一段难忘的赶集经历,它构成了我们对故乡的认知。如今,各地的元宵圩镇集市重新唤起了人们昔日深沉的记忆,通过传统习俗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也打造了新的旅游名片。
  在乡村,圩市大集不仅仅是一个商品交易的市场,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符号,是日子的句点。大集上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各种特色大集市成为传承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有各地特色小商品、农产品、小吃,还有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与大型商超相比,大集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乡间情感,充满了乡愁和民间烟火气。
  赶一场大集,可以领略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感受本地的风土人情,回味故乡的味道。作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大集从节日年俗、年例、舞狮舞龙拜年、生态旅游、手造贸易、农民社戏庙会、农民丰收节日等角度切入,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故乡最让人留恋的是烟火气和生活气。以大集为载体留住年味儿、留住民俗、留住乡愁,充分发挥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打动人的软力量,让本土文化在流光溢彩、生动真实中释放出无穷魅力。
  各地发掘本土习俗,打造属于本地特色的赶集文化,带来了极其重要的启示。以民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并进,为我市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