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爱树植树护树的优良传统

邹玉芳(茂南)
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为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新春佳节期间,我市多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投身乡村绿化工作,广泛开展“我为家乡种棵树”主题植树活动,全力推进绿美广东、绿美茂名生态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植树造林不仅可以减少自然灾害、降低噪音污染、净化空气,还能为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植树造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一个公民的法定义务。每年的3月12日被国家定为法定植树节,全国各地都在上半年锲而不舍地开展植树活动,植下的树木数量逐年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并多次强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和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方式整治恢复露天矿生态环境,结合园林景观绿化与林业造林绿化,使昔日的城市疤痕蜕变为生态公园,这一变化被中央媒体持续报道。通过修复红树林等途径,电白水东湾红树林湿地被评为“广东十佳观鸟胜地”。此外,我市还注重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高州根子镇柏桥现存的古树群(主要以荔枝树为主)入选了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在市区中心城区,居民楼下见缝插针建设的绿色环绕的“口袋公园”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还为市民提供了优雅的生活环境,使市区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虽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让每个人都受益匪浅,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茂名作为农业大市,农村乡镇的绿化空间仍有待加强,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依然很大。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只有生态环境好了,经济才会蓬勃发展。只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我们才能从自然中收获福报。我们要持之以恒,将爱树植树护树的传统代代相传,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五边”(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都种上绿化树,充分利用隙地、闲置地、废弃地开展绿化美化。我们要一棵接着一棵植,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爱绿植绿护绿,不断创新植树绿化美化环境的方式方法,确保植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成林一片。我们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城镇和城市绿化提升,为后人造就更多的绿色生态资产,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茂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