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旦场镇红花坡村移风易俗见行见效

让红白事“瘦身”为乡村文明“加码”


入户宣传。通讯员潘丽红 摄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琴
  本报讯 1月24日上午,电白区旦场镇红花坡村举办“让红白事‘瘦身’,为乡村文明‘加码’”红白理事会制度宣传活动,推动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
  在此次活动中,相关工作人员通过集中宣讲和入户宣传的方式,向村民们介绍了红白理事会制度的目的、意义和具体措施。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让自己进一步认识到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将积极践行文明乡风,为乡村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据了解,红花坡村于2021年12月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立以来,倡导树立文明节俭婚丧新风,加强该村红白喜丧管理。红白理事会由村支部书记任工作组长,村干部为工作成员,同时吸收村中德高望重的党员、宗族事务成员、家族长辈、农村宣传新媒体人、村务积极分子共有23人。
  该村红白理事会成立后,通过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讲活动,面向群众宣讲,讲明简办“红白事”的利好;理事会成员在村民有喜事、丧事时,积极入户参与喜丧操办,同时做好村民教育;与宗族长辈商议,制定红事宴席、份子钱标准,抵制攀比;抵制土葬、推行火葬,简办丧事。工作一经开展,就得到群众的热烈支持,村民在理事会成员的指导下,举办了多场有意义的婚礼,使得多对有情人能顺利共结连理;在理事会成员的教育下,使得村中老人在晚年能得到更好的赡养,身后事也从简办理。
  有村民表示,过去办喜酒总有些顾虑,担心自己的酒席办得不好,失了面子,哪怕借钱都要办大酒席;也有村民表示,过去参加别人的喜宴,总担心份子钱不够,欠下人情,可是一年下来光是在份子钱上都花了好多钱。如今村里形成新风尚,在红白理事会的指导下,大家办喜事有了一定标准,不再相互攀比,群众在思想上,不再困于婚宴操办规模。省下了用于“面子工程”上的钱,更多的钱用于改善生活,红花坡村展现出文明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