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家谈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夯实“百千万工程”


王平生(电白)
  据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报道,我市有2市7镇59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名单。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实施六大行动,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百千万工程”强调和美乡村、乡镇和谐安定以及精神文明“内功”的发展。和美乡村建设是对乡村现代化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注重乡村的物质文明建设,更强调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和”的理念,追求惠风和畅、人心和善、和衷共济的社会状态。与传统的美丽乡村相比,和美乡村更加强调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以“和”的理念贯穿始终,旨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引导农村群众人心向善、稳定安宁。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工程强调以宜居宜业为首要任务,注重乡村的塑形与铸魂。较之城市,乡村虽小,却关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建设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普惠、乡村文明繁荣的多元乡村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是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了实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首先需要逐步提升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此,需要建立健全规划引领机制,适应城乡格局和乡村形态的变化,优先安排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项目,为农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构建乡村风貌引导机制,充分彰显原生态乡土特点,融入现代化生活元素,留住乡韵乡愁。此外,还应完善农民参与机制,尊重农民意愿,确保项目建设真正符合农民的需求,并引导农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全程参与乡村建设。
  其次,要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要重点关注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这意味着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县(市、区)乡村统筹,明确不同层级的建设重点,实现功能衔接互补和资源统筹配置。
  此外,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也是关键的一环。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赋予乡镇更多权能。同时,要完善网格化数字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最后,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逐步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的富裕,也要充实精神生活。着力塑造人心和善、和睦安宁的乡村精气神,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体现和谐和顺和美的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通过制定规范、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方式,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狠刹不良风气,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为现代乡风文明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