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心精神融入茂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


周平(茂南)
  据茂名日报报道,茂名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启动仪式暨专题研讨会近日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召开。来自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市、区(县级市)两级教育局领导,以及全市各大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代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负责人共150多人参加活动。这标志着我市在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推动思政课走深走实,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添思政智力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视,凸显了思政育人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引领作用。思政课要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共同的育人目标,深入思考解决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可以结合茂名地方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好心精神”,充分挖掘好心精神的文化内核,创造性地将好心精神融入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各个阶段,彰显茂名人的文化自信。
  茂名是好心之城,“好心精神”是茂名文化的“根”和“魂”,其精神实质及文化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冼夫人那句脍炙人口的“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历经千年仍然激荡人心,她体恤黎民,杀敌安邦,忠君爱国,极力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不愧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德高望重的道士潘茂名悬壶济世,炼制丹药救治当时患流行瘟疫的众多百姓,深受粤西人民敬仰,他的善举好心为世世代代传颂。冼夫人和潘茂名的丰功伟绩流芳千古,现在把他们的崇高精神凝练概括为“好心精神”。作为新时代的茂名精神,茂名人要继承弘扬“好心精神”。思政课是育人铸魂、固本培元的思想课程,扣好学生的第一个扣子,打好学生的思想底色,筑牢学生的传统文化根基,是思政课的光荣使命。茂名的思政课用好心精神浇灌培育学生,启智润心,赓续本地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其中要求教学体系的协调统一。具体是要围绕“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这一张“责任清单”展开,依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量体裁衣”,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统筹规划、因材施教,打造立体化教学体系。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基本规律,不随意超越教学规律本身所要求的内在次第,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在纵向衔接上与学生个人发展过程的适配性与渐进性。以小学阶段为例,围绕政治思想与道德启蒙,可以选择好心精神中的英雄事迹故事,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观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例如2021年制作的动画片《好心宝宝之冼夫人》以冼夫人一生功绩为创作背景,通过幽默有趣的故事,用小朋友喜爱的动漫形式呈现,在寓教于乐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这就是优秀的思政课资源。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好心精神的文献,老师讲授好心精神的深刻内涵,让学生谈心得,写体会,加深感悟,也可以推荐学生观看2023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谯国夫人》,激发学生探讨学习的兴趣。大学阶段则是引导学生从好心精神中思考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教育发展,思政先行。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集思广益,发挥好心精神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茂名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