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行走“样板墟”,感受“百千万工程”魅力

特约评论员 崔耀奇
“北有赶集,南有趁墟”。茂名市第九届全民健身徒步节前日盛大举办,主题是:助力“百千万工程”,我们一起去趁墟。时值冬至后的双休日,浓浓的节日气氛伴随这一届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
这届徒步节共设5条线路,共走五个示范墟:茂南区“油城墟”、电白区“沙垌香街”、信宜市“窦州墟”、高州市“高凉墟”、化州市“杨梅墟”。这样的线路安排更加方便我市各县(区)市民朋友参与活动,让更多市民朋友快乐“趁墟”,见识“百千万工程”取得的成果,感受“趁墟”文化的魅力。
五个“样板墟”,各美其美。“油城墟”是工业文化与生态文化相结合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是展现油城文化的重点项目。曹江镇高凉墟为高州市倾力打造近郊“鉴江印象”的一个重要节点,老旧“帅堂墟”蝶变为港风复古街区,尽显风情,令人流连忘返。电白区“沙垌香街”线路精致、古雅、诗意,行走古色古香的“香街”,沉浸式体验“香市文化”。信宜市窦州墟徒步贯穿信宜新老城区,整体融合了信宜市民广场,中国牙雕艺术馆·信宜馆、信宜影剧会展中心、新图书馆等功能区;这里刻满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印记,整合文、艺、住、食、娱、购等六大主题要素。化州市橘州墟徒步贯穿“南粤古道橘香万里”,是广东化州市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杨梅段),“墟在田间,田在墟上”,是临空经济区崛起示范墟新窗口。趁墟行走的5条线路、五个“样板墟”各美其美,展现茂名乡村振兴发展新貌。
徒步趁墟,既是一种健身文化娱乐活动,更是体会特色产业成果的一次机会。每个“样板墟”,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向内深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油城墟通过引凤筑巢,丰富业态联农富农,建设簸箕巷,打造非遗体验店、当地特色餐饮店、亲子动漫乐园等新业态,预计年增加商业营收3000万元。高凉墟一墟联两城带旺“烟火气”,深入挖掘冼夫人文化、高凉菜系文化,活化利用旧建筑打造的一条集商贸、餐饮、文旅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特色墟街——高凉墟。村民趁墟如旅游,家门变景区,客如云来,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据悉,节假日期间一个摊档每天收入超1000元。沙垌香街,沉香老铺修旧如旧,古色古香,商客云集,游人如织,沉香墟里不仅有沉香商铺,还有沉香饭店、沉香旅店、沉香民宿等,形成了众多以沉香为主题的丰富业态;功能强墟,产业前景更广,香墟周边有沉香苗木场200个,商铺作坊近1000家,产业产值达20亿元。目前沙垌村人均年收入近8万元,沙垌沉香墟里富民兴村的故事正在上演。信宜市窦州墟精心打造多元夜间文旅业态、高端旅游业态;窦州墟自今年7月底集中开业至今,客流量超150万人次,营业额约2000万元。化州市橘州墟,枢纽镇写意“田上乡愁”,建起健康绿道串连120亩农业公园景观,20层高的五星级航空酒店拔地而起;焕然一新的橘州墟,成为聚揽人气、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示范墟。示范墟作为茂名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样本,关键在于抓实做好产业筑基、文化铸魂、风貌塑形、功能强村四大要素。四大要素相辅相成,而产业打造为基础。市民朋友在快乐趁墟当中,可以感受到“百千万工程”产业蓬勃发展的搏动。
快乐行走,领略墟市文化独特之美。每个“样板墟”,各具特色,突出主题,产业筑基,文化铸魂。茂南区选点金塘镇打造展现油城文化的“油城墟”;电白区选点观珠镇沙垌村打造“中国沉香第一村”,建构消费新场景的“沉香墟”;信宜市在城区打造窦州古城建筑特色主题的“窦州墟”;高州市选点曹江镇依托冼夫人点将封帅的旧址打造“高凉墟”;化州市选点杨梅镇打造“橘州文化、橘州产业”主题的“橘州墟”。各示范墟“特”字当头,立足县情、镇情、村情,向内挖掘打造独具特色的“墟文化”,让市民在徒步中,感受不一样的风情文化,品味那遥远记忆中的“乡愁”。
走进“样板墟”,感受墟镇文明发展新风尚。每个“样板墟”,风貌美,里子美,是乡村基层治理的标杆,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每个“样板墟”,墟市整洁秩序井然,注重文明创建。如油城墟打造同步推进圩街基础设施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等工程,油城墟所在金塘镇今年成为茂南区创建国家级卫生镇的第一批镇域。又如电白沙垌香街,着力改善环境面貌,彰显沉香墟特色风貌,打造干净整洁、秀美兴旺的精品特色商墟。
第九届全民健身徒步节走起,见证我市“百千万工程”的丰硕成果,为“百千万工程”鼓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