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产融合促农民增收机制探讨
李万甘
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是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工作着力点放在富民增收上,目的是让城乡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近年来,化州市把培育壮大化橘红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稳步推进,化州市委市政府以化橘红为主导产业,2021年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提高化橘红产业质量和效益为发展目标,让化橘红产业辐射带动有力,促三产融合,助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带动产业园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壮大龙头企业,以产业化提高品牌价值带动增收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体来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是快速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重要途径,优势在于龙头企业在行业中有一定的认可度和影响力,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对化橘红进行检测,使用优质化橘红原料进行产品加工,提高化橘红产品的质量,发展高品质化橘红品牌,扩大化橘红品牌的影响力。采用“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服务”、“企业+基地+农户+订单”的模式,由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种植订单。农户对照企业要求,按“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统一保底收购,分散种植”的“五统一分”模式开展标准化种植。产品由企业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保底价全部收购,分出良莠,统一分类加工和存储。既保证了化州橘红品牌的价值,又使农户种植化橘红的收益稳定,产业园内的龙头企业通过合作模式已带动农户超过1200户,实现了企业、农户合作共赢的目的。
流转土地,入股分红,以规模拓展增收
产业园内富含礞石的土地资源丰富,鼓励农民、集体流转土地,采取土地、资产折资等形式入股企业,合作参与全产业链经营活动。采取“保底+分红”模式,经营主体承包当地农户土地种植化橘红,整合资源性资产,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发展文旅民宿等经济,提高土地利用率。农户坐享租金和拉长产业链带来的收益。入股分红使橘红买卖以契约形式出现,资源流转向股份合作,产权明晰,确保不同经营主体间利益公平公正,有利于化橘红可持续发展,保证农民就业增收,产业园区已流转土地3万多亩,带动1000多农户增收。
创业联动,提升品质价值,以合作造血增收
目前,产业园内化橘红产业具有规模优势的经营主体165家,产业规模较大的企业9家,化橘红专业合作社352家,家庭农场310家,经营大户32个。在原有的基础上鼓励更多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下乡创业,政府落实返乡下乡创业的配套政策性文件,开展创业相关培训,信息咨询、银企对接、技能培训、农技推广等工作,创业联动采用“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促使农民创业致富,拉动农民持续增收。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典范,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集种植、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创立品牌,联合合作社成员扩大化橘红种植面积,机械化加工鲜果,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支撑,统一销售,此外,每年大量收购正宗化橘红鲜果,直接或间接带动了300多种植户一起增收。
政策帮扶,三产融合,以高附加值促增收
化橘红产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产业效益大幅提升。通过产业的融合发展,挖掘产业内部增收潜力,采用“化橘红+”产业发展模式,开发产业多种功能,通过规划实施,农民可以通过土地以及地上资源获得直接的经济收入;通过开办农村餐馆、农家旅馆、旅游土特产品商店等旅游接待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增加服务性收入;农民还可以将化橘红产品消费融入游、吃、购、娱、住的整个过程,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大大提高化橘红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化橘红产品销售收入。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产业园区人均纯收入进一步提升。
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已超13万亩,年产鲜果6万吨,干果1.2万吨,种植、加工、销售企业达1542家,产品系列60多种,政府非常重视化橘红产业的发展,从种苗种质选育保护,化橘红品牌的打造,加工流通产业不断集聚升级和营销体系不断完善,2022年全产业链产值达72亿元。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化橘红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者单位:化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