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进农村

电白区霞洞镇塘涵村开展主题教育


村民聆听专题讲座。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颜东摄

■记者黄月华
  本报讯为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明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12月6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报告会走进电白区霞洞镇塘涵村。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闫亚平为村委干部、党员、村民作《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宣讲报告。
  报告会上,闫亚平围绕《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这一主题,从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意义三个方面,讲述了要努力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社会成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通过凝聚人心、提升素质、传承文化、丰富生活、引领风气等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目标。报告中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融入到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信念理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成效。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宣讲内容翔实生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全局视野,贴近民情,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