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三个互联互通”探索“百千万工程”茂名路径


万勇 杨伟健
  2022年12月广东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一经发布,极大鼓舞了茂名干部群众推动区域乡村协调发展、促进茂名乡村振兴的信心。茂名市地处粤西,背山面海,农业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石化基地和能源基地。推动茂名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乡村协调发展,要立足于自身现有产业和所辖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推动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构建“三个互联互通”,探索“百千万工程”茂名路径。
  一是推动茂名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交通基础设施上的互联互通。“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老话对茂名市目前仍然适用。从现状来看,茂名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交通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路网密度不够,茂名大道、茂化快线、国道G228虽连接茂名市区与高州、化州、电白等地,但是拥堵严重,路网通行速度慢,不利于发挥茂名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的互联互通效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区域乡村协调发展,茂名首先要在交通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建设高效连接茂名中心城区与高州、化州、电白、信宜等所辖县区的通道,架构多层级路线、多类型运输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打造“环茂名半小时经济圈”。
  二是推动茂名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产业配套上的互联互通。要立足茂名市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制造业产业链发展需求,依托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推动茂名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在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检验检测、环保处理等产业流程上形成上中下游配套体系,构建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产业配套上的互联互通网络。茂名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身工业城市的底蕴,强化制造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导作用,将农业产品、土地、人口等资源要素键入制造业产业链链条中,构建有利于区域乡村协调发展的、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推动茂名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在人力资源上的互联互通。随着少子化进程的发展,中国人口红利逐渐下降,未来城市的竞争,一定是关于人口吸引力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5日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必须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茂名市实施“百千万工程”,一定要立足于茂名所辖县区人口众多的现实。近年来,茂名市一直是人口净流出大市,大量农村人口到珠三角地区就业,归根到底,是由于茂名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够和城市宜居宜业程度不高造成的。为此,一方面,要立足于完善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产业配套上的互联互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留在茂名中心城区及所辖县区就业,促进茂名县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建设宜居宜业的茂名中心城区、县域中心、乡村小镇,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在茂名本地安家就业,形成茂名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区在人力资源上的互联互通关系。要加大茂名市及其所辖县区城市的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等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置好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资源,补齐服务群众、服务“三农”的短板弱项,完善城乡经济服务圈,建设宜居宜业的中心城区、县域中心、乡村小镇,吸引劳动力在茂名本地安家就业。
  (作者:万勇,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经济学博士;杨伟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