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之四)


许向东

第二章
深眼梁堵引相济
朱也赤洞若观火

  朱也赤、杨绍栋、刘竹虎到公馆客栈住下,就开了个分析会,三人商议一番。朱也赤指出,茂南地瘠民贫,广大民众备受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剥削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逆来顺受,思想禁锢。必须从唤起民众革命觉悟开始,才能把工农群众组织起来解放自己。教育引导得好,茂南中学数百名学生可以成为冲锋陷阵的革命生力军。我们以茂南中学为重点,传播马列主义和革命思想,发展党团员,培养革命骨干,宣传和组织发动农民,建立农会组织,茂南革命斗争热潮很快会掀起。
  次日,朱也赤与杨绍栋、刘竹虎前往茂南区公署,会见区长张耀垣。这是一个正常的程序,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到地方巡视,与公署行政主官见一下面,既是个礼数,也方便摸一下对方的底牌。
  张区长接报朱也赤到来,走到门口迎接,两人作揖打拱。那张区长看上去四十来岁,身材臃肿,眼珠暴突,满腮胡子,进到区署办公室,便殷勤地斟上热茶,满面笑容:“鄙人日前接到县署公文,得知也赤兄光临茂南巡视,我等甚感荣幸和欢喜。兄自小便是本乡有名才子,又经省城大学深造多年,更是才高八斗,回到本县推进国民革命,造福桑梓,实在是家乡父老乡亲之大幸。”
  张区长称比自己年轻的人为“兄”,极为罕见,他历来是把自己当作一方土皇帝,喜欢以江湖大佬自居,大小事情都要说一不二。这次竟客气地称朱也赤为“兄”,内心自然是十分委屈的。但县知事张远峰特地捎话来:朱也赤既是国民党县改组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国民党县党部的头目,还是共产党方面的首脑,时下国共两党都是他“话事”。不小心伺候,恐怕会小不忍,乱大谋。对此,张耀垣谨记在心,自然不敢造次。
  寒暄一番后,张区长说:“国民革命关乎国家和社会进步,为弟衷心拥护,毫无二话。而弟悟性一向较差,不大跟得上这社会潮流。方方面面迟滞甚大,今兄亲临茂南督导,万望多予指教,弟一定倍加努力,跟上时势。”
  朱也赤道:“中山先生有言,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国民革命洪流滚滚,势如破竹,正猛烈推动社会发展。茂南理应跟上。过去有耽误的方面,自应急起直追!”
  “是的,是的。鄙人对国民革命忠心一片,只是碍于观念老套,工作滞后在所难免。日后一切唯朱主委之言是听。张某一定跟上朱主委步伐便是。”张区长知道自己话语没有说到妥当,赶紧表白,力图“补回一勺”,但言语却明显嘴不对心。
  朱也赤认真地说:“每个人尤其是公职人员,都必须拥护这国民革命,做真正的革命者。你说唯我之言是听,此言差矣!我们都应当是唯国民革命大局是从,唯孙总理三大政策是从,唯国民革命政府命令是从!公职人员尤应做到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听说茂南民众有不少诉求,希望你认真对待,说到做到。”
  这番话让张区长十分汗颜,暗暗叫苦。虽是初春时节,寒气依旧,此时张大拿却感到浑身在冒汗,以至额头冒出汗珠。这朱也赤咄咄逼人,实在厉害,名不虚传。张大拿自思。
  于是,他顺从地说:“是的,是的!从此以后,本区一定勤奋从职,谨小慎微,方方面面,决不敢再有耽误。”
  稍后,张区长殷勤地说:“闻知朱主委来茂南,我早已安排好了办公地点,就在区署二楼。通风凉气,公文柜桌椅板凳茶几都是现成的。还有什么需要,主委吩咐便是。千万莫要客气。若是下乡,就让人找轿子,请客吃饭费用,都可以列支。这点费用,区署还是出得起的。在茂南这样旺的地头,总比别的区好办许多。”
  “办公地点放在一楼吧,这样出入方便一些。下乡我走路就可以了,不用轿子。吃饭我们自己管了。”朱也赤微微一笑。
  张区长让人把朱也赤的办公室搬到楼下靠南边的一间大房。旁边的两间屋分别被安排作朱也赤和杨绍栋、刘竹虎的住室,并说:“都是自己人,一切都好说,万望不要见外。”之后告辞。
  张区长脚步声远去,朱也赤说:“张耀垣这样安排是为了监视我们,在这里工作很不方便,应该到打铁街找个地方。”杨绍栋会意地点头。刘竹虎便马上去打铁街找房子。当晚朱、杨、刘就在打铁街一户人家安顿下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