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黄岭镇千名党员干部筑牢防汛“红色堤坝”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俊明通讯员甘颖琳
  本报讯受台风“海葵”影响,电白区黄岭镇出现持续性强降雨。为筑牢防洪防汛安全防线,黄岭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入到防洪防汛工作中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排查,消除隐患。黄岭镇根据省、市、区入网入格的指示要求,全力保障各项防洪防汛工作落实到位,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防洪防汛工作格局。全镇210个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队伍1538人齐动员,全体镇村干部、第一书记网格员等联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防洪防汛检查指导,根据“八个再查一遍”工作准则,抓紧排查危险区域临险人员、城乡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风险区域,实地查看居民家中墙体、屋面渗水情况,加大对辖区老旧房屋和危房区域的排查力度,并快速做好河堤修复、低洼路段防护等防御措施。
  及时转移,保障安全。汛情就是命令。黄岭镇各抢险队伍提前勘察应急安置地点和转移路线,确保群众安全转移。9月10日凌晨,白石等村充分落实转移指挥、动员组织、村民转运、学校安置、整体后勤、安全保障等6个全周期全链条的工作安排,组织“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等连夜转移群众到应急安置点。
  截至9月10日上午,受水浸影响的区域共涉及6个村委会11条自然村,已100%转移受灾群众76户280人。
  线上线下,联动宣传。黄岭镇充分发挥四级、五级网格员,村(居)民小组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让干部利用高音喇叭、微信群、五级网络员进村入户等方式,不间断播放气象预警信息,嘱托在家群众尽量不在台风天外出,提醒削坡建房、低洼地群众视风雨情况随时做好转移准备。同时,镇村干部密切观察辖区内水库、山塘、河流水位,迅速消除隐患,让“志愿红”“网格蓝”在一线闪亮。
  加强监管,及时清淤。黄岭镇组织干部对辖区内交通要道、河道、低洼地带及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避免群众因清理淤泥造成二次滑坡遇险。同时,加强对辖区山体、河道、地势低洼处、积水点的巡查力度,有针对性落实加固堤围、清理水渠等各项措施,坚决把隐患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筑牢安全“防汛墙”。
  据统计,受台风“海葵”影响,黄岭镇全镇水稻受灾面积达5010亩,其他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100亩,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黄岭镇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压实工作责任、落实落细措施,及时清淤排涝,做好农业救灾复产工作,时刻紧绷安全之弦,全力以赴打好防汛硬仗,确保群众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