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岭门镇
闻“汛”而动 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连夜摸排辖区内老旧房屋,重点关注孤寡老人,开放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临时安置点

帮助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记者曾金妍通讯员赖广昭朱彩玲
本报讯9月8日晚,电白区气象台先后发布了电白分镇暴雨橙色预警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并于9日凌晨2:58发布了岭门镇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在汛期关键阶段,岭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严阵以待,昼夜值守。岭门镇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的观念,除了当天值班的班子和干部,镇政府主职领导和村党组织书记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调度掌握全镇18个村(社区)的汛情,以便迅速作出应急处置。镇应急连全体队员时刻待命,以更加警醒的值守态度、更加到位的责任落实、更加严密的防范举措、更加高效的协同调度,形成防汛工作强大合力,确保各项防汛措施全面贯彻。
重点排查,生命至上。各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团队成员以雨为令、冒雨参战,按照网格化管理责任分工,连夜摸排辖区内老旧房屋、削坡建房、低洼易积水处等情况,重点关注孤寡老人、困难群众,开展“敲门行动”,提醒群众做好防御准备,做到“不遗一户、不漏一人”,坚决守好防汛安全“责任田”。对于居住在低洼易积水地带存在防汛风险的群众,服务团队成员耐心劝说并帮助其转移到安全地带,18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放作临时安置点。
行动迅速,转危为安。岭门镇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暴雨过后,9日上午6:00就开始巡查低洼地带、易漫水桥等情况,对存在风险的地段拉警戒线,并派专人轮班值守,提醒群众不要涉险。9日上午约11时,该镇平岚村1名村民的5头黄牛被暴雨困在河边无法解救,存在极大危险,情急之下该村民打电话到镇总值室求救。值班领导迅速带领农业办干部和平岚村“两委”干部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在1名熟悉水性的热心群众帮助下,5头黄牛被成功拉回安全地带,为该农民家庭挽回经济损失约10万元。
此外,岭门镇党员干部对积水和内涝严重的地方及时开展清淤清障等措施,加速排水,让群众能尽快恢复正常出行,全力保障辖区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