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新坡镇

党员干部全力筑牢防汛“红色屏障”

出动党员志愿者300多人,设置警示点28处,转移群众2546人


党员干部冲锋在防汛救灾最前沿。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黄国海通讯员朱明吉
  本报讯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影响,9月8日晚至10日,新坡镇全镇范围内出现大雨到暴雨。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该镇各村(社区)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阵地、科学应对,奋斗在防汛救灾最前沿,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前部署做好应急保障
  一是镇党委提前准备好防汛物资,并且对其检查测试。该镇防汛物资现储备有泡沫艇8艘,抽水泵5台,编织袋8500口,木桩257根,救生衣260件,救生圈35个;铁铲36把,电筒50支;雨衣60套,雨鞋70双。二是成立防汛抢险队。镇武装部牵头组织好民兵应急分队严阵以待,共有2支防汛抢险队,每支队伍12人,共24人,随时集中待命,接到指令立即投入抢险救灾。

  靠前指挥开展救灾工作
  该镇干部9月9日晚上全部在镇政府留守待命。全体村(社区)干部、村党员进网入格,靠前指挥工作,加强对本次强降雨的动态监测,对安全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对河流进行巡查,严格做好防御工作。坚持深入村庄一线服务,抓宣传走访,组织党员志愿者,采取使用大喇叭、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告知最新防洪减灾情况,指导群众有效防护,实现重点小区、重点路段走访全覆盖。截至9月10日晚上6点,全镇范围内出动党员志愿者300多人,已设置警示点28处,转移群众2546人,人工浚疏排水口25处。当前抗洪救灾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党建领航织牢“防护网”
  一方面完善镇、村两级上下联动机制。镇三防办和村(社区)及时收集好灾情,及时统计、汇总、上报,确保数据及时、精准。镇党委及时对上报的情况进行研判,开展精准救助,将这次水灾造成的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完善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合理安排人员和物资的调度。三防办收集各村(社区)的情况数据之后,立刻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调度人员和物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灾工作。如大塘村委会车田山、风抄车村大面积水浸,群众被困,镇党委立刻调度人员和冲锋舟进村转移群众。又如莲塘村全部被淹了,部分群众被困二楼,缺少食物,镇党委立刻组织党员志愿者用冲锋舟装载面包、矿泉水等物资进村发放,确保村民不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