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校建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


刘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党校是党的宝贵家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将党校建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可以更好推进党校建设,让党校“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文化地标是指在一个地方内因文化而产生的代表性建筑、景观、遗址、城市符号等,是地方文化的象征和凝聚的重要体现,文化地标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成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城市文化的代表和名片,成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系统谋划“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一、党校——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标志
  党校作为“党的学校,是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始终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党校独特的使命与属性决定了党校在地方建设与发展中彰显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党校能够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源于它在政治内涵和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党校是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和培训的重要场所,为党培养执政队伍、执政人才,具有最浓厚的政治氛围和最鲜明的党性教育特色。党校要“真正使党性教育入脑入心、刻骨铭心,让学员记住一辈子”的工作职责让党员干部在党校,不仅可以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政策法规,更可以深刻感受到党的精神和文化,不断增强对党的信仰和忠诚度。把党校建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打造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和标志,将党的政治属性融汇于地方建设与发展,提升地方城市建设文化品位。
  党校能够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源于它在传承和发扬地方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党校不仅仅是党的干部的教育培训机构,也是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党校的教学和培训,不仅传授着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经验,也传承了地方文化的精髓和特色。例如,北京市委党校在教学中融入了北京文化元素,如京剧、京韵大鼓等,使得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更容易融入本地文化,更贴近人民群众。
  党校能够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源于它在推动地方文化创新和发展上的积极作用。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地方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党校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在推动地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中积极地发挥作用。例如,四川省委党校在教学和培训中注重传承和发扬川剧、川绣等地方文化。茂名市委党校注重教学推动茂名文化的发展,如好心文化、石油文化、粤菜文化等,推动并促进了地方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二、将党校建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的意义
  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党校作为“党的学校”的独特身份,将党校建设成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和标志,可以吸引和推动更多的仰慕“党的学校”的人来到党校参观、学习、交流,推进更多人对党的文化和精神深入了解和感知,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通过党校“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的“严”的作风弘扬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快速发展。
  提升地方文化品位。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成为党的中坚力量。党校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和标志,可以展示在党的中坚力量带领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地方所展现的最深厚的底蕴和最浓厚的文化氛围,推动地方文化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推动地方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带动并推进地方居民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
  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对党校来说,培育人才是关乎全局的重要环节,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积极开展着决策咨询工作,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着及时有力的智力支撑,为决策研究提供了“金点子”、开出了“好方子”,引领并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将党校建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可以将党校这一特质性作用发挥到最大,让地方的文化地标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将党校打造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
  加强党校文化建设,打造地方独有的党性文化特色和品牌。党校姓党,这是党校最根本的政治特征和最鲜明的政治标识。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是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忧党、在党为党的重要载体,将党校打造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可以更加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引领作用。党校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党史展览、党课讲座等形式,将党的文化和精神力量更多地展示出来,成为地方发展标杆。
  创新党校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校文化形象。将党校打造成地方发展最鲜亮的文化地标,有助于地方建设与党同频共振。党校通过改造建筑、布置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等方式,把独具地方特色又党性突出的党校文化形象打造出来,建设坚守信仰、坚定信念、成风化人的文化自信阵地,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党校,推动并形成动力澎湃的地方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发展良态。
  拓宽党校建设渠道,打造好健康发展的党的宝贵家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是党的宝贵家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坚持全党办党校,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实际行动支持党校事业发展,共同把党校办好。”共同努力为新时代的地方城市文化形象注入新活力,增添新魅力。
  (作者单位:中共茂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