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习非遗,增强文化自信


陈有育(市区)
  茂名日报报道,近日,“我来学非遗”信宜六双花灯制作体验活动在市图书馆举行。这一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新理念,培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近非遗、爱上非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有300多年历史的六双花灯节,是流传于信宜六双村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于今年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培养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市组织学生参与“ 我 来 学 非 遗 ”体 验 活动 。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老师。在甘理明的引导下,通过扎、剪、压、裱、装等工序,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学习制作六双花灯。在丰富、有趣的民俗文化体验中,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劳动的乐趣,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可以让他们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深深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以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坚定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党 的 二 十 大 报 告 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六双花灯节,理应得到好好保护和传承。传承是最好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活动邀请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给学生介绍六双花灯节的起源、制灯、游灯等习俗,以及如何制作六双花灯。在认知中,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奥妙和魅力,以激发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憧憬,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近非遗、爱上非遗,将来踊跃成为富有情感和天赋的非遗传承人。在体验中,让学生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巧和独具匠心,以增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让更多人热衷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守护文化根脉;让更多人对非遗充满自豪和自信;让非遗项目薪火相传、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