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灵魂的栖息地
■劳小颖
为了推广化州美食文化,前些天宣传部组织我们一行十人到播扬镇考察美食。当负责接待我们的镇领导说时间尚早,带我们去扶荫地走走时,我内心有多雀跃,恐怕难以言喻。说实在的,对扶荫地,我心念已久,曾N次计划造访,但最终没有实现。
从播扬镇府出发,十多分钟车程,我们就来到了扶荫地风景区牌坊下。一下车,远远看见山脚下一口绿如翡翠的山塘水库,周围密密麻麻的树木黟然若黛,宛如国画中的泼墨山水。我惊叹于湖水的翠绿,一路小跑过去。近看湖水则更像湛蓝的锦缎,蓝得纯净,蓝得温柔恬雅。午后的太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微风吹来,湖面上碧波荡漾,泛起层层涟漪,花草树木的倒影婀娜多姿,仿佛都有了生命,轻轻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苏轼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不过如此吧。水库之上,一座小型发电站,与山水景观、美丽乡村相融合,打造“一镇一库一景”,让水库成为最美丽的风景线。
我们放绕过水库,继续往前行。因为预先没安排看风景,我和几个女作家都是穿着高跟鞋来的,山路不好走,我们唯有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忽闻潺潺流水声,愈往上水声愈大,声声怡人。山路一转,小溪远远地从山上蜿蜒奔来,若隐若现,若明若暗,时而直脱驰骋,浤浤汩汩;时而七弯八拐,哧哧溜溜;时而淙淙流淌,羞羞答答;时而急流入潭,大大方方;时而欢快弹奏,叮叮咚咚;时而撞击岩石,哗哗啦啦……
山上尽是珍稀树种、名贵中药材、罕见花卉和奇峰怪石。
往上没路可走了,要上山必须经过溪流。带着“天然空调”的清凉和舒爽,上岸寻找同伴的影子,忽逢扶荫溪口,那里有一道天然三级瀑。一百多米内有三个落差,浩浩荡荡。尽管这是一道小型瀑布,却有千军呐喊万马奔腾的气势,又像一群猛虎咆哮着冲下山岗。瀑布近在咫尺,如同一幅飘忽不定的银帘,雄浑而坦荡。飞瀑撞击岩石,翻滚着白色唯美的浪花,幻变出五彩缤纷的水珠。有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我却认为“山不在高,有瀑则灵”。这天然的三级瀑,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扶荫地的灵魂。
在藤蔓遮掩的水潭里,落英片片,情味人间深几许。一帮年轻人正在纯天然的跳台上跳水,动作干净利索,以极其优美的姿势入水,让青春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爽啊,又让我免费观看了一场精彩的跳水表演。
溪旁,一壁千丈的天花崖毅然屹立。在绿树掩映的天花崖边,收藏着一个天然的仙人洞。洞高3米多,宽8米多,深10多米,可同时容纳100多人。这仙人洞有没有仙人出没,我无从考究,但这里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在南北朝时期,冼太夫人率领俚人在此山间转战,南海大士观世音化作一位俊美的姑娘,骑着金牛腾云驾雾前来助阵。冼太夫人平乱归隋后,大家为了纪念当年观世音助战有功,便将此地命名为“扶荫地”。据当地人说,在扶音溪口的金牛石和源头的莲花石,大晴天还能映出大士观世音的倩影哩。
扶荫地最神奇的,莫过于风飕坳里那座莲花石,又称三叠石。何谓三叠石?就是三块不规则巨石奇迹般堆垒在一起。这里的三叠石与南宁和莲花山的不同,三层巨石,别处的上小下大,这里的中间那块最小,上层最大,顶层石面平整,可同时坐十多个人。三叠石看似头重脚轻,不堪一击,摇摇欲坠,实际上是稳固的吧?
时间不早,下山。我走在后面,其他同伴早已不知去向。我身上没带手机,一人独自缓缓走在山路上,远离尘世一切喧嚣浮躁,世界把我遗忘了,我把世界忽略了,这种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不知过了多久,走在最后面的两位文友手拎高跟鞋,袅袅婷婷来到了……
别了,播扬扶荫地,灵魂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