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曹江墟举办田了节放水灯活动

千年非遗放异彩 盏盏河灯庆丰年


■文/图记者邓义深通讯员周斯伶冯月
  本报讯前日,记者驱车慕名前往高州市曹江镇曹江墟,观看在这里举行的“千年习俗田了节放水灯”活动。今年曹江墟的这个习俗,原本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故推迟了一个月才搞这个活动。
  当记者来到曹江大桥的时候,就清晰地看到迎面搭起的一个大牌楼,排楼顶上写有:曹江墟田了节灯习俗,而排楼两边有一副出自高州文化名人周泽明教授的22个字的长楹联:“曹江百代非遗放灯观靓景,田了千年风俗竞筏佑丰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进入曹江墟后,只见村民们正在搭起的大舞台上抬出自家创作和制作的独具特色的河灯船艇,展示给村民们选出的评委进行评选,评比活动热烈而喜庆。
  当夜幕降临,当地的百姓,特别是少男少女们就会顺着曹江河,把自己制作精致漂亮的水灯,慢慢地放到河里,任其沿河顺水放灯漂流祈福(见右图)。这时,有人唱起了高州山歌“水灯亮,水灯明。水灯一放千里程,祈福村民喜盈盈!”伴着山歌人们吹起了自制的土乐器“勒古笛”,挂满的小灯笼上写着对五谷丰登和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祝愿。盏盏河灯顺水飘流,放逐河灯,尤如星河,繁灯闪烁,五彩缤纷,满江辉煌,其景十分壮观。观灯人群相互喝彩,村民们祈求天下太平,国泰民安,谷廪满仓,赐福消灾,风调雨顺,人旺业兴。河桥上,两岸边,外来游客争相拍照,以图吉祥。
  放水灯是曹江当地百姓庆祝田了节祈丰年的一种传统习俗。相传其始于隋唐,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晚上八点左右,家家户户,点着蜡烛和香,在许愿后把自己制作的水灯,慢慢放到河里漂流,以此仪式来纪念中国巾帼英雄冼夫人和祖先,在割了禾之后庆祝丰收,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据了解,曹江墟这个“田了节放水灯千年习俗”非遗传统项目有史书详述记载。清朝光绪《茂名县志》记载:水灯,又称河灯,起源于隋唐初年,传说与纪念冼夫人有关,而曹江墟民众一直传承这个传统放水灯的习俗,俗称布田。清朝《光绪重修茂名县志》记载:……谓之,田了节。
  当天晚上,经过评委的反复细致评选,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