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名师范:开展抗日爱国运动 培育革命中坚力量
朱琳 李劲
中共茂名师范学校支部遗址位于高州河西路广东茂名幼儿师范学院高州分院内。1949年,茂名师范与广东省立高州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广东省立高州师范学校,后搬迁到高州城西江坡现校址,现已改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学院,而“茂名师范革命遗址碑志”就立在该校图书馆一侧。
茂名师范最早可溯源到明朝万历四十年的墨池书院,1905年改为高郡师范学堂,1930年更名为茂名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49年与广东省立高州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广东省立高州师范学校。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茂名师范、高州女师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师生中的中共地下党员与游击小组成员100多人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培育和锻造了一批革命骨干,后来成为领导茂名革命的中坚力量,谱写出壮丽的革命诗篇。
宣传抗日,引导进步学生走上革命道路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茂名县各界人士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踊跃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各校青年学生特别活跃,茂名师范、高州女师师生也积极投身到抗日洪流。9月,茂师师生们利用假日深入圩镇农村,宣传抗议救亡,提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抗日前线。”
1943年,高州各校师生相继排练演出抗日宣传进步剧目,茂名师范演出革命话剧《杏花春雨江南》,女师演出的剧目是《金玉满堂》。
为了充分发挥话剧的宣传作用,地下党组织通过在学校的党员和进步师生,于1944年四五月间成立了“茂名县抗日演剧宣传队”,队长是茂名中学的教师,总务长当时是茂名中学的学生李一鸣(后来也是茂名师范学生),演出组长是茂名师范学生梁德英。剧宣队成员绝大部分是思想进步的青年学生,其中还有地下党员、游击队成员。他们演出的进步剧目为宣传和推动抗日救亡起了很好的作用,令广大青年受到爱国抗日精神的陶冶,后来许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甚至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茂师、女师两校为革命牺牲的有李嘉(女)、周嗣芳(女)、李淑明(女)、梁德玉、梁钜汉、罗淑英(女)、曾飞虹(女)、李锡福等烈士。
成立读书会,开展学生运动
1940年底,茂名县地下党领导人李明华、陈华及车振伦在高州师范学校以任教作掩护,团结进步教师周梦吉、陆士风等人,组织进步学生秘密传阅学习《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革命书籍,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主张,逐渐形成读书小组,人员不断扩大,至1943年发展成为读书会。茂师11班、12班先后吸收了钟正书、郑光民等20多人加入读书会。读书会秘密组织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激发革命热情,对学生追求革命真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州女师为省立学校,号称广东南路女子最高学府,吸引着高州六属的优秀女青年竞相报考。中共地下党组织非常重视这间学校,希望能培育出一批品学兼优、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妇女人才。开办第一学期,中共茂名县特派员李明华亲自到该校任教,动员了一批进步女青年报考该校就读。其中李嘉、梁蕙珍、李乃珠三人原是张炎举办的妇女服务队骨干,工作活力很强,深受同学爱戴,她们深入联系教育同学,发动大家阅读进步书报,宣传进步思想,同学们感到她们是贴心人,很快就有一批进步同学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1946年4月,国民党茂名县政府以“缺钱粮”为由,无理扣发茂名师范学生津贴和教师薪饷,激起了广大师生的公愤。茂名县地下党负责人林其材与茂师党支部及游击小组相关人员决定串连进步师生,向茂名县参议会请愿,参议会无视师生们的合理要求,学生们实行罢课,举行游行示威,得到女师、高州中学等学校的支持,经过近一个月的斗争,逼使国民党当局答应了师生们的条件,取得了这场反饥饿斗争的胜利。
建立交通联络站,成立党支部
1941年,李明华先到高州女师,后转茂名师范任训育主任,以教书作掩护,将县委机关迁回县城。为了便于离开高州隐蔽的革命同志与党组织保持联系,茂名的党组织在县内的东、南、西、北四个区都设有地下交通联络站,是年冬,茂名师范建立了交通联络站。
1943年上半年,为了更好地领导和发动抗日救亡,建立了高州女师党支部,李嘉任支部书记。
1944年,日寇快要打通湘桂线,南路将成敌后,南方局指示建立党直接领导的独立抗日队伍,茂名县党组织根据上级的指示深入农村、城镇和学校加紧扩大发展游击小组。茂名师范仅在11、12两个班的同学中就吸收了杨光武、许俊文、柯乙福等20多人为游击小组成员。高州女师在读书会中挑选觉悟较高的同学进一步动员教育,举行宣誓仪式吸收入组,约20人参加。
当时茂名师范未建立党支部,该校党员由茂名县委党组织直接领导单线联系,于1945年11月成立中共茂名师范学校党支部。该校在进步学生中发展的党员有钟正书、郑光民、龙思云、李一鸣、李颐年、梁德玉等。
各党员积极开展工作,先后发展吸收了60多位进步学生参加抗日游击小组。
培育革命骨干,在抗日武装起义和解放战争中成为中坚力量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茂师和女师的中共地下党员与游击小组成员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多人成为地下党工作和革命游击战争骨干。
1944年12月,茂电信党组织根据南路特委的部署组织抗日武装起义,女师李嘉受任为茂名县妇女工作组长,组员有女师的梁蕙珍和茂师的李俊瑜,负责发动妇女参加起义,动员女游击组员筹集枪械,在高州发动了30多名女青年参加,其中女师10多人。
1945年春,茂电信党组织先后以中共茂名师范、高州女师学校支部党员为领导骨干,在茂西道平和茂南烧酒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茂师的梁德玉是茂西抗日武装斗争主要领导人之一,领导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茂西游击大队攻打道平乡公所,收缴了一批步枪子弹,烧毁乡公所文件和账册。伦道起义后因敌人扫荡梁德玉将人员分散掩蔽,2月13日在茂坡村外婆家被捕,20日被杀害于高州城东坡耀。
茂师的钟正书、龙思云是茂南地下党负责成员,为筹备好烧酒武装起义,钟正书在陈垌板桥村与罗秋云成立了陈垌中队,钟正书任指导员。2月18日,陈垌中队与飞马中队、烧酒中队3个中队160多人在烧酒村龙底小学集合,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茂南大队,茂师的龙思云、钟正书、李颐年、罗淑英,女师的李嘉、梁蕙珍等在起义队伍中分别担任政治工作和后勤工作的相关责任人。起义队伍准备攻打仁里乡公所,进行侦察时发现乡公所戒备森严,敌人已有所察觉,起义受挫。女师前往参加起义的李淑明、谭琼珍在高州被捕,李淑明壮烈牺牲。
茂南烧酒抗日武装起义从组织发动到队伍解散,历时3个多月,在敌人的围攻下,虽然失败,但这次起义震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揭开了茂南武装斗争的新篇章,亦锻炼了一批革命骨干。
解放战争时期,郑光民、钟正书、李颐年、龙思云、李一鸣、柯乙福等人依然是茂名县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在茂电信各地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根据地,为茂名革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