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体验农活是一种很好的劳动教育
陈有育(市区)
茂名日报报道,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近日在新垌镇长流村举办2022年首届暑期夏令营活动,帮助在城市成长的青少年增加对“三农”的认识,打造文旅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曾经是我们对在城市长大的青少年缺乏劳动意识和技能的慨叹和担忧。以“乡村振兴,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夏令营,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需求与农村工作实际,通过走村入户、农活体验、旁听庭审、文艺表演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对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了解,培养爱心与奉献精神,用所学知识和力所能及的行动回报社会。尤其是“体验农活”这一活动,能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助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传统。但是,劳动教育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应该从书本中走出来,通过农活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和亲身经历,以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青少年体验农活,经历汗流浃背的劳动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从中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从而引导他们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父母平时劳动所付出的艰辛,引导他们感恩父母的付出,懂得珍惜、感恩和尊重,以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只有劳动才能磨练意志,只有劳动才能涵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理解人间万事出艰辛。“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让青少年体验农活,动手劳动,出力出汗,经历劳动的艰辛,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接受劳动锻炼,磨练劳动意志,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培养他们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劳动最光荣。”让城市里的学生到农村呼吸新鲜的泥土气息,亲近农村、农民和农田,耳闻目睹农村的变化,亲身感受农民劳动的智慧、光荣和伟大,以此激发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三农”、热爱家乡,激发他们奋发学习,将来学有所成,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