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的应对策略

高州市长坡中学 苏伟


  一、高中生在德育中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思维观念滞后,方式方法单调无趣。
  新时代的教学包罗万象,为了更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融合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从教学本质出发进行优化和创新。但是,一些教师的思维观念没有及时转换过来,德育教学仍然呈现枯燥理论讲解为主的情形,教材中的观点也没有与时俱进,学生的兴趣被消耗殆尽,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然就得不到提高。
  (二)德育内容冗杂,评价方式单一。
  从当前的德育教材和教学内容来看,德育的内容往往流程化和偏政治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教材更新不及时,甚至与生活常识相背离,就会让学生对于德育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产生质疑,学生在深入思考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二、提高高中生德育主体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从自身做起,树立现代德育观。
  德育教学是为了更好守护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存在的,一个人走向成功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同样需要美好品德浸润心灵。德育应该是学生的好伙伴,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日常习惯展开,围绕学生的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生活设计问题,树立良好的做人准则,厚植浓郁的家国情怀,高中生只有从“爱小家”入手,自发培养出高尚的品德,才能把更多的爱奉献给社会和国家。在课程安排上,不仅要融合最先进的理论道德理论,还要以丰富的生活案例来呈现,让学生结合生活现象更好展开理解。德育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更好地指导生活活动,两者相辅相成,成就学生的觉悟提高。
  (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德育。
  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沉淀,具有日常生活无法比拟的文化氛围,在节日烘托的文化情境中,宣扬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无疑会更加实用。甚至每一个节日背后,都是一种崇高美德的展现。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节日背后的品德价值,让学生自发养成庆祝我国传统节日的培育美好品德的习惯,让学生养成把德育融入生活的主体意识,从而形成更高追求。
  例如,在劳动节的时候,让高中生在假日期间主动承担一个从未经历过的体力劳动,并且用文笔记录自己的思想感悟,这样既是学习之余的放松,也是鼓励高中生培养自主解决困难的动手能力,深刻认识到劳动才是立身之根本。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的时候,让孩子主动向父母亲表达爱意,对爸妈说声“爸妈,我爱你”,父母不在身边的,可向父母打电话传达自己的真挚情感。
  (三)转变思想,革新德育方式。
  德育创新需要教师主动转换观念,改良教学策略,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摆在第一位的。高中的德育教师要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意识,教师的知识储藏也必须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及时吸纳他人观点的精华。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创造,而应该让出课堂教学的主导权,让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四)精简内容,全面评价。
  教学内容只有满足高中生成长的多元化需求才能被学生更好认可接受。因此,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掌握水平创新教学内容规划。第一,课程内容必须能够很好衔接理论和实践拓展,让学生在具体的行动中获得明确的指示,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第二点,德育要充分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丰富多彩的视频影响展示,丰富教学内涵,让课堂多一些趣味互动,少一些敷衍应付,让学生的自主思维被激活,能够基于现象展开主体判断;最后,课程内容要兼顾自主性和创新性,把学生推向主导地位,让学生主动性得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