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守高校党史育人阵地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吴家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在2022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高校党史育人工作,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校大学生党史育人的现状调查
  根据已有的《关于当时认知与高校党史教育评价》问卷进行改编,笔者团队2021年7月,采用方便取样法对22所高校4746名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如下:
  1.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程度
  大学生对党史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56.76%的大学生选择了“一般了解”,30.11%择了“比较了解”,仅有5.77%选择“非常了解”,还有6.51%对党史不太了解,0.84%表示“毫无了解”。由此可见,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党史的了解程度还不够高,需要加大党史育人的力度。
  2.大学生党史学习途径及偏好
  关于大学生党史学习途径的分析表明89.63%的大学生是通过纪录片等影视作品;86.58%是通过学校思政课堂;84.89%是通过微信等新媒体;59.82%是通过报刊等;56.91%是通过党史主题线上或线下讲座。49.66%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37.88%是通过与师生或亲友的交流;11.36%的大学生是通过其他途径,例如通过社区宣传、聆听老一辈讲党史、街道宣传栏等。
  3.新媒体平台党史学习方式偏好
  大学生对在新媒体平台学习党史的方式偏好如表1所示。其中短视频(M=4.05,SD=0.81),图片或图文结合(M=4.00,SD=0.80),VR虚拟仿真(M=3.89,SD=0.87)是大学生最喜爱的三种方式。纯文字文章相对而言得分最低。
  表1新媒体党史学习方式偏好的均值和标准差
  4.党史资源建设参与途径的偏好
  关于党史资源建设参与途径方面,83.9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参与,71.74%希望通过“图片或图文结合”参与,54.76%希望通过“知识竞赛或考试”的方式参与,51.69%希望通过“游戏”的形式参与,39.17%希望通过“VR虚拟仿真”参与,30.85%希望通过“直播”的形式参与,18.39%希望通过“纯文字文章”参与。
  5.党史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关于党史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选择比例较高的是人物形象与故事(91.4%)、当代优秀党员先锋事迹(83.12%)、军事、经济(64.52%)、政治社会文化(61.9%)和党史教育活动(61%)。4.42%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例如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军事训练等。
  6.党史育人存在的问题
  在党史育人存在的问题方面,69.53%的大学生认为党史育人存在“学习形式单一,实践少”的问题;65.55%认为存在“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同类型学习较多”的问题;57.02%认为存在“宣传力度少,较少接触,了解不深”的问题;31.27%认为“相较于专业学习,对于党史学习不重视”;有26.25%表示“不感兴趣,不太想了解,但是必须完成任务”。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党史育人坚持“三统一”原则
  新媒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新媒体,“既要管得住,也要用得好”。高校在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党史育人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三统一”原则。
  (1)历史连续性和时代特定性相统一
  新时代下要加强高校党史教育,其核心都在于要以内容优势获得大学生的关注与热爱。在内容方面,要坚持历史的连续性和时代的特定性原则。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关键在于根据唯物辩证法,对具体的历史事物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和实事求是的展示。同时,中共党史也是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要说明每个阶段都有密切的联系,系统阐释其中的互相影响与互为条件。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深刻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2)历史权威性和时代多样性相统一
  开展党史教育不能无的放矢,更不能无中生有。在党史育人过程中必须坚持历史的权威性,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正确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有关重要文献为依据,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多样化渠道,为达到育人作用,在不违背基本原理和历史事实前提下,采取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创作和创新。
  (3)原理普遍性和作品系列性相统一
  党史教育不能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个大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的用具体的作品来解读原理,让抽象的理论有具体的呈现。各高校已积累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在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分析解读基础上,把与大学生群体密切关联的内容作为重点。不同的大学生对党史内容有不同的关注度,可以根据党史内容分层次设计不同的内容形成系列作品。有针对性地生产特色模块内容,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自由搭配,有效增加学习党史的热情和兴趣。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提升党史育人实效性的建议
  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目前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7.43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为9.27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根据习近平重要讲话的精神和高校师生党史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在育人模式、教学改革和传播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实施师生“共建、共享、共悟”党史育人模式
  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应该结合新媒体技术,从育人模式入手,以师生“双主体”为视角对高校党史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研究,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高校党史育人模式,解决党史育人过程中存在的“学习形式单一,实践少”、“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同类型学习较多”等问题,构建“共建党史红色资源库、共享红色基因库、共悟红色社区圈”的高校党史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双主体”的能动性,激发师生学习党史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成效。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党史育人的主渠道,高校应当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其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首先,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接受培训、集体备课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增加党史知识储备,理解青年心理特点,研讨如何在课堂中融入党史教育,坚持趣味性、互动性和严谨性相结合的原则,而非照本宣科;其次,可实施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在课前让学生分组收集党史相关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将资料做成短视频、图文结合的文档等,并在思政课堂中将人物形象与故事、当代优秀党员先锋事迹等内容以专题或模块的形式呈现,课后鼓励学生践行并形成作业成果等;最后,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的喜爱程度较高,因此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当地的革命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进行学习。
  (三)加强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党史育人融合
  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精心组织党史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发挥互联网在党史宣传中的重要作用。新媒体技术是互联网技术中的前沿技术,在高校党史育人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1)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维护扩大高校党史育人网络宣传阵地的武器作用。互联网作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体之一,是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高校作为党史教育的前沿阵地,必须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武装,夺取与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斗争的胜利。(2)发挥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党史育人的渠道作用。早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就指出:要注重发挥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的普及力度。党史育人的超级平台“学习强国”APP的出现,整合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资讯渠道,向受众提供了庞大的信息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运用新媒体技术,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参与过程中达到教育的效果。(3)发挥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党史育人资源的转化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建立了大型的纪念场所。当下年轻人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容易出现轻信、偏信的情况。我们应该对党史资源进行再加工,把文字历史转化成立体的音、影、像资料,让它更加生动和易于传播。
  四、结语
  高校党史育人工作是培养大学生党性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史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新媒体技术在党史育人中的作用,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党史育人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提升育人的实效性。
  基金项目: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研究专项)“新媒体时代师生共建共享共悟式高校“党史育人”实践探索”(项目编号:DSYJ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