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远门


毛勇强
  五十年前6月的一天,我第一次有机会出远门,是到只有二十余公里毗邻的平定公社。因为当时是砂土路,而且路窄、弯多、坡陡,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单程也需要约两个小时,所以称为出远门。
  那是1972年6月,我就读的化州县合江中心小学,组织男女子篮球队,乒乓球队和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到平定中心小学进行比赛和交流。我作为学校男子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因为在学校于六一国际儿童节举行的乒乓球比赛中,我荣获了冠军),参加这次活动。
  往事不堪回首,却叫人难以忘却。那时我家生活相当困难,缺衣少食成为常态。平时不论是打篮球还是打乒乓球,我都是穿“水裤头”。当知道我有机会代表学校外出参加比赛时,我妈妈既高兴又忧愁。愁什么?一是我没有运动衣服,二是家里没有自行车(因为学校明确通知参与活动者自备自行车)。妈妈是十分疼爱我,她翻箱倒柜找到布票,从同事那里借了几元钱到供销社纱布门市部买布,随即拿到圩上吴裁缝处,请他“加急”帮我缝制运动裤,还买了一件背心,让我可以“武装”起来。同时,她还找到单位的领导,借公家的自行车让我使用。至此,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的“粮草”解决了。
  6月的一天上午10点,烈日当空,热浪滚滚,我们几十名师生穿上运动衣服或者相对得体的衣服,在学校门口集中前往平定中心小学。由于人员多,自行车也多,为了确保安全,学校作了精心安排,指定一名老师“开路”,其他人不得超越,还特别讲清楚将到平定圩时,有个十分陡的“望圩岭”,全体师生必须下车,万万不能“硬上”等等。
  尽管路途遥远,但是,我们经过约两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在中午12点左右安全到达了目的地。来到平定中心小学,尽管我们都已十分疲劳,但看到学校门口贴的“热烈欢迎合江中心小学男女子篮球队、乒乓球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到我校传经送宝”“向合江中心小学学习!向合江中心小学致敬!”的标语时,大家深受感动,兴奋不已,仿佛疲劳也消除了。
  更使我们感动不已的是,他们准备了好几个暖水壶、几十只碗,还准备了几十个脸盆,装上清水放了毛巾,摆放在学校门口,让我们这些远方的客人“享用”。当时物质奇缺,接待工作能到这个份上,真是高规格了。
  当天下午,安排的是男女子篮球、乒乓球比赛,双方教师队、学生队分别进行比赛,我是首次有机会参加“大型”比赛,心情格外高兴,也充满信心和斗志。体育老师对我寄予厚望,叮嘱我要精心准备,千万不要紧张,不要怯场,努力争取打出水平,还一再告诫我未轮到自己上场时,要认真观看对手的比赛,以发现对方的优缺点,这样可以趋利避害,有利于稳操胜券等等,我将这些牢记在心上。我担当第一主力的角色,打了三场,赢了两场负一场,最后我方以5比4的成绩获胜。
  当天晚上8点,在平定公社的广场举行了文艺晚会,东道主和客队同台献艺。使我们感动不已的是,不仅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而且在演出前平定公社的主要领导到舞台接见全体演员,公社一名主要领导在演出前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领导简短、精彩的讲话,不仅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还使全体演员和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受到极大的鼓舞。
  这台文艺晚会阵容强大,节目丰富,有舞蹈、唱歌、笛子独奏和二胡独奏等等,演出时间长达两个小时,全体观众非常专致地观看演出,每个节目结束后都热烈鼓掌。也许当时的文艺活动比较贫乏吧,“忠实观众”没有一个人提前退场。晚上十点多钟,文艺晚会圆满结束,观众才依依不舍地离场。
  有道是,时间来无踪去无影,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感觉到时间的痕迹。事实的确如此,我第一次出远门的情景、细节记忆犹新,可是时间却已经达半个世纪。我为第一次外出参加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战果”,为学校争了光而感到十分自豪。后来,无论是考上了高中就读,还是参加工作,我都代表学校和单位参加乒乓球比赛,而且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打乒乓球,起到了强身健体,磨练意志的作用,而且以球会友,乐在其中。
  第一次出远门,使我经受了锻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留下了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