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八十年代茂名有一群娃娃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

康克清奶奶与小油花艺术团小演员们的合影。

小油花艺术团演出《敦煌彩塑》

小油花艺术团演出《青梅竹马》
陈桂豪
上世纪八十年代,茂名石油工业公司(茂名石化公司前身)小油花幼儿园有一群娃娃在省、全国和出国表演艺术,惊动了全省、全国艺术界,受到了好评,也让家乡人倍感自豪。近日,笔者采访了首任小油花幼儿园园长赵玲、艺术主任刘静,她们回忆那段往事,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在心中留下美好的芳华。
艰苦的艺术排练赵玲回忆说到,三十多年前,由公司幼教科高宏波科长牵头,成立小油花幼儿园,她担任园长,刘静任艺术主任,开展对孩子们进行艺术培训,从中挑选身体素质好,喜欢唱歌跳舞,有艺术基础的4至5岁30多名孩子组成小油花艺术团。刘静说到,根据孩子们年纪小、不懂事、喜欢玩,但又天真活泼的特点,每天要学习功课,还要照顾生活上的食饭、温暖等方方面面工作,开始排练节目是件很麻烦的事。但她那时很年轻,容易跟孩子们打成一片,做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排练中,进行训练艺术基本功作了专门图型设计、服装特色、道具等演出的准备。使孩子们懂得摆手、掂脚、走步、造型等,提高艺术素质。赵玲、刘静和幼儿园的老师们用心、用情,把青春力量倾注在孩子们的艺术上,让孩子们享受了一份快乐和幸福。
参加羊城花会演出获一等奖
赵玲说到舞蹈最关键就要有艺术质感,而艺术更是生活的再现。由赵玲创作的《敦煌彩塑》的舞蹈,主要内容是把我国敦煌壁画文化遗产浓缩到舞台艺术上。创作的《青梅竹马》舞蹈内容是孩子们从小做朋友的青梅竹马,这两个舞蹈作品,由赵玲、刘静主任作辅导。吴幼娓老师创作的《蓝精灵》《黑猫警长》舞蹈作品,吴幼娓和刘静主任辅导孩子们走上舞台,她们创作、辅导的作品还有《仙鹤舞》《牧童》《可爱的小鸡》《小金鱼》和《这帮娃娃》等节目,并多次在公司演出,孩子们越学越感兴趣。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1986年6月在广东省首届羊城花会上,小油花艺术团在大赛中大放异彩,《敦煌彩塑》获得一等奖,《牧童》获三等奖。开始评委以为粤西地区的茂名是农村乡下的,不怎么好看,谁知《敦煌彩塑》服装华丽、动作整齐、艺术超群,一鸣惊人,风靡全省艺术界,获得好评。中央电视台进行拍摄,《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三家大报作了报道。
1990年7月在广东省第二届羊城花会上,小油花艺术团演出的《青梅竹马》《蓝精灵》《黑猫警长》等舞蹈,孩子们过硬的基本功、十足的舞台表现以及充分投入的情感表达,受到观众的热烈掌声,打动了评委,《青梅竹马》又获得一等奖。很多艺术界专家问及茂名的这群小娃娃为什么表演这么出色?赵玲作了很好的回答,一是老师的精心设计、辛勤的辅导;二是家长的支持、配合、鼓励自己孩子表演;三是靠孩子们的努力,发挥艺术智慧。
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
1987年6月1日儿童节,全国各省、市少儿云集北京,小油花艺术团代表广东省少儿艺术团,在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率领下,走进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节目有《敦煌彩塑》《青梅竹马》《牧童》《可爱的小鸡》《这帮娃娃》《蓝精灵》《黑猫警长》等,独特的编排、精湛的舞技震撼着现场观众,大家在议论纷纷,怎么广东有这群四、五岁的娃娃演出艺术水平这么高?中央电视台拍摄了娃娃的演出,作为春节文艺晚会播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后,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代表组委会,把一面“南国育花,桃李满园”的锦旗授予广东省少儿艺术团。
小油花孩子们同广东省少儿艺术团,走进中南海演出,慰问革命老前辈康克清奶奶,受到康克清的亲切接见,并同孩子们合影,留下了珍贵的镜头。
小油花幼儿园艺术团第一批毕业后,又培养训练第二批,孩子们接过接力棒。1989年5月,中央文化部派出翻译员,广东省群众艺术馆领导、茂名油公司幼教科高宏波科长、小油花艺术团艺术主任刘静和8名孩子前往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演出,有《敦煌彩》《青梅竹马》《蓝精灵》《黑猫警长》《牧童》《可爱的小鸡》《这帮娃娃》《担鲜藕》8个舞蹈,加上广州两名孩子的琵琶独奏和手风琴独奏,正好一台戏演出,作为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很多外国朋友看到这群娃娃的艺术表演,感到很惊讶,赞美地说“Good job! wonderful!”(演得好、太精彩了!)
赵玲、刘静为小油花艺术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荣获国家级艺术辅导三等奖。三十多年过去了,赵玲、刘静笑着说,这群小娃娃走上大舞台,好比小鱼儿出大海,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艺术是一门无止境的课题,要想夺得超人的艺术,就要付出超人的汗水!
如今,小油花幼儿园从河西已搬迁到官渡一路桥南区。在老师的辛勤辅导下,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进行文艺汇演,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受到很多家长的点赞,愿孩子们在阳光雨露下快乐地幸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