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刘广荣(信宜)
  据茂名日报报道,高州市荷花镇大路山村的村民在百亩稻田里养虾。驻村第一书记林永良说,一亩稻田可以养殖150公斤左右的小龙虾,这种小龙虾一公斤可以卖到60元;一亩水稻产量约350公斤,产出的大米至少有200公斤,每公斤优质大米能卖到10元,而且已被客商预定了。这样算下来,稻田套养小龙虾亩均产出综合效益基本在6000元左右……”
  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产业,有了特色产业就有了底气。可是特色产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基层干部的聪明才智,需要基层干部做大量的工作。高州市荷花镇大路山村的村民在百亩稻田里套养小龙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样在稻田里套养小龙虾发展特色产业,闪耀着智慧的光辉,凸现了基层干部求真务实的精神。基层干部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比投入资金让其自由发展更有实际效果,其意义更大。这样做那些村民长期受惠,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基层干部的关怀帮助。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可以坚定信心,搞活经济,致富更快。
  基层干部的政治站位高,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这场轰轰烈烈的热潮之中,始终牢记乡村振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心里装着人民,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就必然产生无穷无尽的智慧。高州市荷花镇大路山村的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干部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大路山村四周环山,稻田早晚温差大、水稻生长周期长、自然生态良好,让小龙虾管理稻田最合适了。他们经过调研,作出了果断的决策:稻田套养小龙虾,他们还定期请专家作技术指导,解决村民的各种问题。高州市荷花镇大路山村的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干部想得非常周到,让客商预定了优质大米,村民不必担心,从根本上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发展特色产业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高州市荷花镇大路山村的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干部能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把乡村振兴工作落到实处,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好作风。这一举措我们可以借鉴。相信,只要我们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工作脚踏实地,一定会创出更多发展特色产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