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在湛江吴川机场投运新机遇前找准发展新方位
梁媛婷
近日,湛江吴川机场正式投运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已成为湛茂两地人民最关注的热点。湛江吴川机场的正式投运有望催生出以新机场为中心颇具规模的临空产业经济带,辐射带动粤西地区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向机场核心区域聚集,促进粤西地区沿海经济带建设。面对如此广阔的发展前景,茂名该如何抓住湛江吴川机场投运的契机,借助临空经济发展带动整个茂名经济实现质的飞跃?本文试作分析探讨。
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茂名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群、海南自贸区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处,在地理位置上有着一定的优势。并且早在2017年初发布的《北部湾城市群规划》中,茂名就被定位为“重要的节点城市”。茂名的区位、资源、空间和人口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除了农业非常发达,茂名也是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是广东省重要的能源基地。
目前,茂名也跨入珠三角两小时城市交通圈的行列,高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而随着湛江吴川机场的正式投运,茂名的海陆空交通配套将全面升级,更有效地扮演好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与海南自贸港之间的重要连接点和支撑点的角色,推动茂名乃至粤西沿海经济带“起飞”。
临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体,对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明显,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以成都、杭州、西安、厦门、青岛、大连等城市为例,都是抢占临空经济这种新经济体先机,领先发展临空经济,有力地带动了当地城市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的临空经济产业还处于初始的建设阶段,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加强。比如,机场周边的交通网络主要是单点单线模式,机场大巴、城际公交建设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机场周边的轨道交通和换乘枢纽建设,让水路、公路、铁路、高铁交汇融合、综合运输,形成一个把临空经济区和腹地区域联系起来的综合性系统性交通辐射网络,以便利临空区和腹地区域的资源要求往来,便利相关临空指向企业入驻。同时,机场周边经济发展需要提速,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产业外向型程度和产品附加值。此外,临空经济具有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特点,临空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主要就是高科技产业和新型创新产业,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而我们在高尖精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临空经济的发展与辐射带动作用
空港经济区是茂名更好地融入北部湾经济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国家发展战略平台的重要节点,加快其规划建设,可实现我市与湛江、海南、广西更紧密合作。当前,茂名以湛江机场迁建为契机,谋划建设空港经济区,制定了《广东省粤西空港(茂名)经济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依靠新机场的辐射带动,依托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基础,应遵循“统一规划、政府推动、市场经营、联合开发、分区实施、分期推进”的运作模式,逐步推进,成熟一片开发一片。
(一)科学规划,建设完善的综合道路交通网络。临空产业无论是原材料还是产品都不同于笨重的传统产业,因而对交通的要求要更加快速和便捷。首先,要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建成空港区与市域各城镇、各大物流机场基地的通达顺畅、布局合理、干支配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得货物的可达性得到提高。尤其是要加强茂湛两地对接,推动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尽快打通化州城区、空港经济区与湛江吴川机场交通有效对接。其次要完善机场周边村镇与机场及空港经济区各功能中心之间的公路公共交通网络,实现居民的便捷出行和劳动力的便捷输出。还要考虑优先修建与空港关联度较高的企业的直通道路,将企业物流成本减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建设包括公共汽车、高铁、机场专线巴士的综合性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方式,促进骨干交通和私人交通协调发展。最后,要引入交通建设评价机制,紧抓全省“三横四纵”综合运输通道总体布局机遇,立足海港空港优势,做好长远规划,使得交通规划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接下来,要大力推进东承西接北联交通要道建设,巩固粤西重要交通枢纽地位,着重打造陆海空港型、产业基地型和商贸服务型“三位一体”物流枢纽。
(二)圈层推进,按照产业临空关联度进行空间布局。结合机场功能定位和业务特点,做好临空产业空间布局,重点突出和选择与机场业务关联性强、关联度高、临空指向显著、体系完善、功能互补的临空产业生态群,最大限度发挥临空经济区整体效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在机场周边发展临空经济特色产业和附属产业,例如生态休闲、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医疗服务、行政服务、商务会展、购物中心等具有一定公益性的行业和附属产业等,提升临空经济区整体形象,增强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由于各个临空关联产业对于机场的依赖程度不同,从而使得机场周边区域显现出圈层性。临空经济区主要区分为三个区域:核心区、紧邻区和辐射区。核心区产业临空指向性极高,要以航空物流业、快递业和航空制造业等作为核心区的主要产业,以物流运输拉动临空经济的快速升级。同时要合理利用核心区的土地资源,避免出现浪费、各方利益冲突的现象,为以后经济区的扩建留下资源。紧邻区布局的产业临空性较高,要以航空枢纽服务业、高科技制造业、会展业,大多是知识、信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高端产业集聚的区域。辐射区的产业临空指向性较弱,形成了临空区的空间边界,辐射区要大力发展各类航空关联产业,如休闲娱乐、餐饮购物、观光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项目。
(三)滚动发展,制定产业发展近远期目标。结合临空经济区和临空产业集群动态发展规律,临空产业规划应有产业梯度和时间梯度,避免同步开发、盲目开发造成的产能闲置和资源浪费。
在近期产业选择上,首先,要着重发展航空运输服务保障业,如候机楼服务、航油航材、机务维修、地面运输、地勤服务、旅客配餐、行李运送,以及为机场和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服务的宾馆、餐馆、零售业等,保障好新机场的发展需求。其次,要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这是空港地区发展的重头戏,也是为未来建设枢纽导向型机场做好准备。再者,要着力发展本地优势产业,依托化州现有的杨梅产业集聚区、河西产业集聚区和官桥产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具有临空指向性的生物制药和高附加值食品深加工产业。最后,要着力发展航空维修产业,要把整个航空制造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集聚在临空区,形成研发、创造、加工等完善的航空制造行业。
在远期产业选择上,要满足临空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区域整体提升。一是要选择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附加值高的第二产业,如汽车高端零部件制造产业和生物科技及医疗器械制造业,这些产业都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高,对航空运输具有较高的依赖性。二是要发展高端商贸休闲产业。随着机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立体交通网络等优质资源的集聚,在机场周边地区逐渐形成航空物流园区、高科技园区、商务园区等。
(四)因地制宜,合理制定临空产业布局。国际上大多数临空经济区在规划发展时都遵循满足机场需求原则、临空地理优势原则和产业集聚原则。如法国的戴高乐国际机场,作为欧洲第二大机场,第一大货运机场,由于其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发达的物流管理,其周边吸引了包括联邦快递在内的诸多国际知名物流公司,使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区域分拨中心。爱尔兰香农临空经济区最初基于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往来航空运输提供后勤保障服务,之后又转向对外贸易,世界首个免税区也在香农自由贸易区产生,极大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临空产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和经济发展战略相吻合,才能实现协调互动发展。茂名海岸线的海、岛、岸、湾、滩应有尽有,最大限度保留了岸线原生态、自然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质滨海旅游资源。茂名在临空产业布局上可以参考韩国仁川和我国青岛临空经济区发展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沿海港口城市以及海洋旅游展览等特色,将海口、洋浦的港口产业和航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把港口建设纳入一体化,突出航空港特色、滨海旅游特色为主的休闲、旅游产业,大力发展旅游项目,促进临空经济区和腹地经济的转型,发展成壮大的蓝色经济链与经济中心。
(五)加强协商,强化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腹地区域经济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反过来临空经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两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结构、未来发展规划等等要与区域经济相对应,这样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才能更加有效的,更广范围地辐射区域经济。反之,若是临空区与腹地在规划发展以及产业等方面不配套,会导致两者之间互相成为阻碍,产生恶性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地方政府、机场的协商,形成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要牢固树立开放融合发展理念,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动“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强化与“双区”之间的创新资源、机制、产业、交通、市场“五个对接”,并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茂名与“双区”在产业共建、临港物流、现代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提速,促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作者单位:化州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