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浪村两广三县游击活动的活跃地区

朱琳 陈麒全


李村革命据点遗址。

  化州市文楼镇那浪村位于广东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处,山高林密,解放前隶属梅隆乡第八、第九保管辖。1943年,黎允武回到家乡甲隆从事革命活动,在他的家里先后成立临时党小组和党支部,开辟了代号为“李村”的革命游击区。在党的领导下,游击队在化州以及广西陆川、北流游击区频繁活动,成立了农会,建立了村级人民政权,大批有志青年纷纷参军参战,走上革命道路。他们与广西的革命队伍相互照应,并肩战斗,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
  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
  1943年1月13日,国民党顽固派在广西玉林五属大规模逮捕共产党人,制造了血雨腥风的玉林“一· 一三”反革命事件。鉴于白色恐怖弥漫的恶劣环境,黎允武回到家乡文楼甲隆从事革命活动。
  1943年至1944年,陆川中学党支部书记陈镜光及周蔓球、李志端等党员来到甲隆活动。随后,在黎允武家成立临时党小组,陈镜光为负责人。
  1945年3月5日,陈镜光组织动员了黎济武等10多名革命骨干,带领梅隆乡进步青年运送一批枪支弹药和粮食,参加陆川县委领导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起义坚持了半个月便遭国民党军队残酷镇压,牺牲了一批革命同志。党组织部署党员疏散隐蔽,其中一部分转移到甲隆。黎允武把转移到甲隆的陈镜光、周曼球等10多位同志安排住进他家暖阁祖的旭初、敬亭公老屋等安全之处,他们在黎允武家成立甲隆那浪村党支部,陈镜光为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成立后,他们分赴文楼、平定一带村庄开展活动,发展了10多名党员,还培养了一大批革命群众为入党对象。4月,党小组在梅隆乡组织革命群众,配合化县游击队打下白梅粮仓,破仓分粮。
  建立交通联络站,开辟“李村”游击新区
  1946年春,化县党组织派遣李郁、李锋等10多人到了梅隆乡、文山乡一带村庄进行革命活动。他们化装成手艺人,秘密察看地形了解敌情,引导进步人士投奔革命,开展游击工作。同年夏,化县党组织派遣黄克林等同志到甲隆圩上圩、大寨一带村庄活动,秘密组织地下军,发展地下军成员,并在兰国英、陆秀英家分别建立了那德交通联络总站、六捞联络站。粤桂边区陆川地下党领导人林克武等一批革命同志先后来到甲隆、白梅、文山乡带活动,传达粤桂南地委的指示,巩固党的组织,充实领导力量,1946年8月至1949年春,先后培养发展了10多名共产党员。同年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甲隆地区建立了8个游击队联络站,甲隆以黎允武家为交通联络总站,下设6个分站;低阳以梁耀林家为总站,下设7个分站,还在坡顶、大坑、埇口、高爽、佛子脚等村设立联络点。至1949年,党组织在文楼各地建立了50多个交通联络站,低阳梅隆地下工作人员达60多人,被开辟的村达80%,打通和保持了中共粤桂南地委与中共陆川县委的联系。
  1947年秋,黎允武与化北黄克林李文超游击中队接上关系,两支游击队相互照应,并肩战斗。1948年8月,黎允武与在低阳地区活动的梁著接上关系,把梅隆、低阳合并为“李村”游击区,该区由黎允武负责,属陆川县东区领导,开辟了两广三县边境游击区。1948年秋,上级党组织指示粤桂边区游击队等一批主要领导和骨干转往广西北流开辟游击新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建立人民政权,成立农会开展减租减息斗争
  1947年春,化县人民解放政府成立,接着各区的乡村政权也相继建立,甲隆地区也相应分四片建立了村政权。村政权成立后,他们积极组织各村庄的群众起来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大力支持农会进行减租减息,为游击队提供吃住,掩护地下党员,收集敌情,为游击队站岗放哨,通风报信。
  当时,统战工作亦卓有成效。黎德邵和梁著争取了乡长陈佩玉、小学校长邱伯庄等支持革命,低阳的陆河、黎洪、陆龙,梅隆乡的九保、十保都建立了两面政权。
  农民运动在革命政权的支持下发展很快。甲隆地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分三片成立了农会,农会成立后全面组织发动甲隆地区16条村庄的群众开展反三征(征粮、征税、征兵),对地主实行“二五”减租减息斗争。
  当时还建立了民兵组织。民兵队长黎英带领队员26人,收集民枪20支、刀一批,活动在甲隆各村庄,配合游击队和农会行动,为游击队站岗放哨,有力打击了反动地主的嚣张气焰,使减租减息顺利进行,甲隆地区减租减息共4次。
  有志青年参军参战,转战粤桂边战场
  1947年秋,党组织动员了黎济武、黎梅芳、黎义武等一批同志参加了游击队,有长枪40多支,短枪14支,转战在万山丛林之中和粤桂边各个战场。
  1948年夏,覃耀、黎杨海、黎志良等16名同志参加县区乡武装队伍,先后参加过攻打增甲南大文山梅隆乡府,解放合浦等战斗。同年冬,中共陆川县委决定向北流推进,梅隆和低阳合并建立党支部,梁著任书记。随后黎允武等领导黎济武、覃振海、黎智武等进入北流南部开辟新区。1949年动员了200多人参加攻打梅隆乡府。1949年9月,动员了近百人参加解放广西陆川、乌石的战斗,配合南下解放军作战,为部队送粮送弹药、抢救伤员等。
  1949年10月下旬,在解放大军未到之前,东区区委书记陈志芳和梁著带领游击队,率先解放梅隆乡,建立了革命政权。
  在革命战争年代,梅隆低阳地区1000多名群众冒着毁家杀头的危险为革命同志站岗放哨,送信带路,送衣送食,筹款筹粮,100多名群众被迫害,覃发、梁宗林、梁耀文、陈梅盛等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