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迎春
■钟家华
清晨醒来,窗外阳光明媚,远处,高高低低的山岭、丛林、树木、田野,浓缩了初春碧绿的色彩,几乎看不到冬日残留的枯黄。目光所及皆是美景,我舍不得眨一下眼睛,生怕在眨眼的一瞬间,我便与这里的美好擦肩而过。
惬意间,一阵急风扑面而来,凌乱我发,掀起衣袖。猛然间醒起,这风可是春的信使?
其实,我早该想到,从新春开始,春风就一拨撵着一拨不停歇地向人间大地款款而来。春风所至之处,菜甲封泥,桃英怯冻,冰雪消融,枯树换颜,草长莺飞。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风是花木的信使,春风是春天的信使。春风一拂,吹开了大地的姹紫嫣红,一叶一花一世界,漫山遍野换了人间。正所谓是:“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是呀,春风来了,一切都在变化,百草萌生,一片新绿,生机盎然。
在田野上,春从潺潺的流水中走来;在山坡上,春从那细碎的蓓蕾中走来;在乡下,春是一幅淡淡的风景画;在城里,春是一曲动人的旋律。
迎春是我一生的嗜好。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片春的绿。且看,柔梢披风的柳条,浅鬣寸许的田野,姹紫嫣红的花簇,层层浪涛的松花,苍茫迷蒙的烟雨,白帆点点的大海,浅蓝浅蓝的天空。附和着清风流水、莺歌燕舞,领略“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豪情,品尝春雨贵如油的馨香,然后随风融入到春的浅红绿意中去。我常常爱做春之梦,那梦境的缠绵惬意,让人久久回味,从“润物细无声”到“草色遥看近却无”,“杨柳初摇短短风”到“嫩水兰,还堤影翠,半雨半烟桥畔”到“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春意盎然。我常常梦里寻春,追寻“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色影,追寻“春潮带雨晚来急”的旋律,追寻“春风依旧笑桃花”的笑声,追寻“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希望。是的,春带走了痛苦、冷漠,捎来了欢乐、温情。在寒夜里,做一场春梦,明朝会春暖花开。
也许,一个人生活在沉闷的时空里太久了,希望能有一些喜气、阳光的东西根植于心底,像窗外的那一片荒野,等待春风的恩惠,便开始萌芽,抽新枝,一路花开,一片繁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自古以来,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说春风是温暖的,春风可让那些曾经匍匐在寒冬之人,有了寄托,有了盼头;“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诗人杨万里同样写出了春风的和煦温暖,人间的喜气。春风忽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且看,轻风摇杂花,镜前飘落粉;且听,琴上响余声。繁花纷落缘起春风摇,女子对镜用香粉扑脸,落下的粉末给春风一吹,便纷纷升腾飘起;宛转悠扬的琴声,在春风的轻拂之下传送到远处,纵然只剩余音,韵声不绝,缕缕可闻。
生命中的许多遇见,是长情,是美好。
那年春天,你我于春风中遇见。从此,你我便有了一段关于春风的故事。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尘世尘缘多聚散,让人在沉溺中葱茏,让人在百转千回中,仍然相信在春风满西楼之时初心不忘。
尽管,生命的渡口,有时春风不曾从这里经过。但只要我们不去在意那些短暂时光,那份触手可及的温暖就不曾走远,正如一抹紫蓝,会携着春风春雨前来赴约,让你在柔和的春风里,细细地品味着烟花绚丽般的所有浮生过往。静静守候在那一处,阳光下,微风中,那一片灿烂,便会温暖着一万年不变的你。
又见春风吹起,绿色泼染着大地。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犹记去冬枝雨梦,梢头雀鸟已春声。残梦未醒春已归,有春风可见,有花叶可赏,何尝不是人间幸事?顺应天时地利,正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过程,心无旁骛,风雨兼程,次日清晨,就会一路芳香,满野流金溢彩。
是呀!东风轻轻地吹,春来了;细雨洋洋洒洒,春到了。迎春接福!让春风与不曾逝去的青春,如流水一样绵延不断;春风来不远,一到便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