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前移下沉恪守为民情怀


  

陈有育(市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目标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首先是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发挥好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疫苗秧苗一起种,农时防疫两不误。据《茂名日报》报道,为了服务群众、服务春耕,不误农时,信宜市金垌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求镇村干部带头接种新冠疫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优势和疫苗接种流动队的优势,主动出击,分片分村到偏远山村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服务前移到村、到田头,力求做到疫苗“多跑”,群众少跑,疫苗秧苗一起种,健康春耕两不误,着实解决了群众接种疫苗和春耕的时间冲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恪守为民情怀,从便民利民入手,服务群众前移下沉,此举深受当地群众称赞。
  无独有偶。《茂名日报》近日报道,为了满足偏远村和出行不便村民接种疫苗的需求,高州市东岸镇党委政府联合镇卫生院开展送疫苗入村接种活动,专门成立疫苗接种小分队,以定点+流动接种方式,把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移到村委会,逐村上门提供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接种疫苗。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同样,要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是要恪守为民情怀,从便民利民入手,服务群众靠前靠近,让“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心用情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这不但可以提高疫苗接种率,筑牢疫情防控墙,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可以为村中年龄大、行动不方便、晕车等有困难的老人提供细致的服务,打通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贴心服务和实惠。
  服务群众,就是要恪守为民情怀,同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服务前移下沉,服务到家到位,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据《茂名日报》报道,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职工“娘家人”的作用,缓解职工、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信宜市总工会创新工作思路、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服务方式,于7月至8月开设了一期“工会暑期爱心托管班”,“托”稳职工、农民工的心,让他们无后顾之忧,让他们及其子女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受到大家的好评。
  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恪守为民情怀,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以此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