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驻村“第一书记”应如何履职尽责
2017年11月在学院推荐驻村第一书记时我踊跃报名,有幸被学院党委选用,派驻到信宜市池洞镇蒲垌村任“第一书记”。三年的驻村工作锻炼让我政治能力得到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池洞镇蒲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共237人全部脱贫,基层组织全面振兴,新农村建设如期完成。现对于“第一书记”如何履职尽责开展好农村工作谈一些粗浅的心得体会。
一要“敢思善思”,找准定位攻难点。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是党员干部的重要素质,是有效解决工作中突出矛盾问题和提高业务能力、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就是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做到敢与善的统一,才能在工作中立足于对客观实际的充分把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敢于思考,解放思想是关键。勇于打破束缚头脑的条条框框就需要解放思想,真正从实际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对照《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摆在我面前的首先是如何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刚开始驻村时我调查研究发现,蒲垌村支部的党建工作只停留在发展党员、收取党费两项最基础的层面,其他的学习、培养、轮训等工作还流于形式。经过认真思考,结合实际情况,我决定先把加强支委班子建设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从例会出发把“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组织制度落到实处,通过专题学习、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逐步在全体党员展开,逐渐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再进一步开展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对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等工作,真正把党建深入到日常工作范畴。目前,蒲垌村支部组织力提升、政治功能突出、政治引领显著、基层组织健全,党建全面过硬,被信宜市组织部评为“四星”党组织。
善于思考,掌握方式是重点。农村要脱贫,乡村要振兴,关键要看党建引领。加大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径的探索、对基层治理的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遵循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根据村的实际情况,我充分利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领导作用,善于把自己的想法交给两委成员去研究,变成班子的意见;善于把班子的意见交给党员和群众去讨论,转化为党员和群众的实际行动;善于团结党员、班子和群众一起奋斗,形成工作合力,真正让村民看到和实现由“驻村”到“助村”的转变。
二要“实干巧干”,担当作为出实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我们面对的新问题、新形势、新挑战日益增多,如何将“干”字落到实处,我认为既要实干又要巧干,要把精力用在干事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要善于用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解决问题。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农村情况错综复杂,这就要求驻村第一书记既要懂得实干又要学会巧干,善于掌握和运用群众工作方法,才能在工作中干出实效,赢得群众认可,让人民群众得到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真抓实干”是干的一种态度,就是指在做事情时要踏踏实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业是干出来的,实效也是干出来的。2018年,贫困户梁柏林向我反映问题:家庭农场未用上电,严重影响种养殖和耕作。我去现场调查,该果场位于两个镇交界,需拉专线通往,工程大施工难,涉及供电部门和其他村民土地,经镇党委交涉仍不能解决。后来我找到供电局帮扶干部,委托他向主管领导如实反映问题,强调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又多次到相关群众家中调解,最终在各方人员的努力下,梁柏林圆了用电的梦。由此可见,在行动上我们作为“第一书记”要真抓实干,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点滴做起,把贫困村作为冲锋陷阵的战场、施展才华的平台,在行动中把握机遇,在行动中迎难而上,将目标转化为各项实际举措、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果。
“科学巧干”是干的一种方法,就是指在做事情时要用心干事、用脑干事。巧干不是投机取巧,而是想办法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灵活有效的工作方式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巧干就是在实干中讲究工作方法,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推动工作,善于用新思维解决前进道路遇到的新问题。我在处理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蒲垌小学门口道路问题时,发现简单直接的思想工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后来我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把民主决策、村民自治用到实处,以置换加补偿相结合的方式成功铺设了小学门口路面。事实证明,群众路线是传家宝,以心换心,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才能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才能积极应对新挑战、顺应新要求、适应新变化。只有真正把实干+巧干运用到工作中,把以人为本内化于心,见之于行,坚持依靠群众,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乡村振兴才见实效。
三要“勤学真学”,学以致用见成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理论引领实践的根本途径,掌握了方法就明确了途径,就能让理论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就能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
首先在“勤学”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等都是我们平时学习的重点。省定贫困村的村情千差万别、贫困现状表现不一、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如何脱贫如何振兴这就是我三年工作的重点、工作的方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们要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守土有责的意识,牢记职责、摆正位置、主动融入,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村情、户情、民情是变化的,新问题、新情况、新事物也会不断出现,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信访维稳和民事纠纷中,每次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才能引领我们在日常解决问题时不会出现偏差。
其次在“真学”上下功夫。“真学”就要在实践中去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回到理论,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纠正错误,不断成熟进步,周而复始使地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们既要及时学习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法规,又要练好向群众学习这项基本功,只有通过深入走访、座谈和调研,经常和群众面对面交谈,虚心求教,才可以掌握群众意愿,摸准问题症结,吃透村情民情,切实打牢村级治理工作的坚实基础。实践证明,只有到群众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努力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才能把驻村工作做好,才能把农村工作做好。
三农工作如何开展?农村今后如何发展?我有以下六点建议: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始终保持农村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必须坚持精准方针,提高工作实效,干好事、干实事、干成事;三是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引领乡村振兴;四是必须坚持以法治村,使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保障;五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六是必须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年在蒲垌的驻村工作为我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创造了可贵的实践平台,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农村条件虽然艰苦,基层工作虽然棘手,但可以学到很多,因为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可以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可以学到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淳朴善良的品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年的奋斗岁月,其实是对我的全面锻炼和检验,既是一生难以忘怀的经历,也是一生享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今后我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持之以恒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和使命!
(作者单位: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