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法治之石奠健康信访之基


  不少信访工作干部表示:“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大难事”。原因有四:一是信访案件错综复杂,涉及方方面面;二是一些信访问题久悬未决,信访人心中积怨;三是信访工作极其敏感,稍有不慎,会造成党政群三方失信;四是一些群众理解偏颇,群访闹访,舆论造势,调处维稳难上加难。
  那么如何才能办好这“天下第一大难事”,还信访工作健康态呢?其实早在2016年全国信访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出了药方:“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此外,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再加了一剂“要切实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注重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其关键词就是“基层依法”。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以基层法治之石,奠健康信访之基。”
  一、完善基层制度,依法解决诉求
  目前我省在信访法治化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以《信访条例》《广东省信访条例》为主体,国家和省级一系列制度文件衔接配套为支撑的信访工作制度体系。因此地市、县一级在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只需要以此为前提,不断完善基层信访制度建设,通过突出信访机制构造,明确信访工作职能定位,厘清职责边界,明晰权责清单来提高信访法治化层次。只有压实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管理责任,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业务工作流程,以法治为衡量尺度,开展工作于法有据,解决问题依法依规,用社会公认的标准和公理作为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依据和途径,抛弃“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而异,不顾原则,换取小安”的习惯性思维,营造法治信访氛围,才能逐步依法把信访工作引入法治化轨道。简而言之,只有依法并及时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才能带动群众相信规矩,相信法律,共同推动信访走上法治化轨道。
  二、加强法制宣传,增强法治意识
  信访法治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而要推进工作必须先知之。这就需要我们强化法制宣传,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信访工作的全过程,综合运用传统方式和新媒体手段,引导群众依法逐级有序信访,形成信访人依法维权、理性信访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让大家知法、懂法、守法,逐步消除人民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思想,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不是单纯依靠政府、上访找政府解决。同时,政府各级部门工作人员也要加强与自身职业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业务执法水平,避免因业务不熟悉、办信依据不熟悉,解释说明不清楚而引起群众的不满。
  三、规范信访秩序,积极履职尽责
  规范信访秩序是推进信访法治建设的核心,因而推进信访法治建设,必须要打造规范的信访秩序,积极履职尽责。一要强化阵地建设,提高源头治理能力,充分利用县(区)、镇、村三级信访平台,借助网格管理,打造基层信访微循环;基层工作人员在做好现场接访工作的同时也可以鼓励群众通过网上信访等形式表达合理诉求,多种方式,多渠道表达,让老百姓找得到人,说得了理,解得了不满。二要履职尽责,保持诉求渠道畅通,如定期接访群众来访、组织干部下访、依法处理涉法涉诉的信访问题,同时规范初信初访办理规则,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对于越级的上访,在拒绝受理的同时,更要做好解释工作。三要强化“案结事了”,全面开展“三到位一处理”专项行动,落实领导包案、综合施策化解、规范办理程序。四要提升能力水平,打造“专业化”信访干部队伍,牢固树立履职尽责、担当有为的良好形象。只有以秩序规范为前提,以法治方式作支撑,依法化解信访矛盾,才能更好更持久地发挥信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
  四、依法分类处理,明确责任主体
  “牵牛要牵牛鼻子”,矛盾化解更是需要如此。因而我们要认真做好信访案件的分类处理工作,进一步落实诉访分离,厘清信访与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受理范围,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职责范围,明确解决诉求的责任部门,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让群众知道由谁来办、怎么办。对于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应及时、清楚、耐心地告知信访人如何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并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对信访案件及案件的处理过程中涉及违法违纪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确保群众信访事项依法分类快速解决。如此这般才能不失民心和谐信访水到渠成。
  此外,建设法治基层必须要牢固树立信访工作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好维稳与维权的关系,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原则,推广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经验,充分发挥法律专业力量在法治信访建设中的作用,推动责任主体认真负责地解决群众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
  信访工作是联系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纽带,将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构建一个更加高效规范、和谐有序的信访新格局,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只有推进基层法治,加快信访法治化才能奠定健康信访的基石;只有抓好基层法治才能从根源上治愈非访、闹访的病根,还信访健康态。
  (作者系27期市信访督查专员、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朱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