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稔熟了


■谢景东
  小时候,常喜欢到山上去拾稔子,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农历三月份,稔子开花了,稔子美景装饰了整个山坡,小花蕾粉粉嫩嫩,一日一日逐渐绽开了笑脸,披散在一丛丛的灌木丛里,那些灿烂的稔子花一簇簇拥挤在一起,抢着在三月插秧的季节里怒放。小姑娘们喜欢把稔子花扎成一个花环,戴在头上,花朵鲜艳,红彤彤的脸蛋同样鲜艳,可爱极了。农谚有一句:稔子开花,犁耙回家。也就是说,稔子开花之际,就将是春耕早造抢插完成之时了。
  那时候,会在插秧累了的时候,走到山坡上歇一会儿。这时,一眼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稔子花,心情一下子感到轻松了许多。心里会默默计算着稔子成熟的时间。我们那时也很有创造性,会把那些鲜嫩的花蕾摘下来,充当木偶戏师傅里各文武生、花旦的头像,插在芒箕软骨上,把它灵活转动,学着演木偶戏的唱腔,这边出相,那边入将,还演得有模有样的,姿势好看着呢!
  南方果子多,荔枝、芒果熟过之后,龙眼、西瓜、菠萝蜜等陆续登场。夏收时节是个好时节,一切都显得明朗、热辣和成熟。谷子展露金灿,野花展露透红,山岳展露豁达,溪流展露清澈。在晨曦阳光的照耀下,村民们在挥汗耕作,悠然显出了田野独特的恬谧与温馨……
  我和几个小伙伴则唱着“姑稔坡,拾下箩;拾回家,送阿婆”的童谣,来到山坡上拾稔子。噢,熟到紫黑的稔子挂满了一丛丛的灌木丛。也有各种鸟儿预先到场抢鲜果吃,当遇上我们大呼小喝地冲上来,它们就一下子都惊得拍拍翅膀飞走了。于是我们赶紧拾稔子,并小心翼翼地轻放进小箩筐里。夏日凉风吹来,稔树飒飒,稔子甜而不腻,汁多而爽口,吃上几颗,感觉自己也像鸟儿一样空灵了。我还把三叔那里学来的谜语写在纸条上,让小伙伴们猜:“一只瓮煲五只耳,里面装有咸虾和豆豉;如果你能猜得中,我送你一箩珍珠米。”
  我觉得这个能长山稔、能给村民们提供山果、能给小伙伴们提供活动场所的小山坡实在是不错,其山坡后面是重重叠叠的大山,山顶上有解放军某部在平台处砌的一小水泥混凝土瞭望台(军事观察点),四周围有参天的古树,杉木居多,还有出名的白木香树(即沉香树)和连片的松树,空气清新、环境洁净。放眼远眺,山边有小溪流奔腾不息地流向远方,而那一块块梯田式的水稻田向山坡上围绕上来,特别是稻熟时,远远看去,有点像广西龙胜梯田。山坡上葱绿的稻田,在那金色的阳光映照下,构成一幅美丽畅怀的碧野锦绣图。
  想起南宋江西诗派代表人物之一赵蕃《途中杂题六首》的名句:“山果秋皆实,山花映更馨……”想起南宋易学家蔡沈《咏西山》的名句:“秋兰涧中花,山果路边实……”我仿佛又回到了摘山稔的那个小山坡,回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里。
  吃不完的山稔用来炮制山稔酒,其颜色像葡萄酒一样透彻清亮。山稔酒紫里透着朦朦胧胧的红艳,其酒其色其香其味,往往会让人未饮先醉……
  人生两大乐事——饮酒和读书:有山稔酒饮味醇厚;有好书读心甘得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