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如何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习惯
高州市团结小学 吴明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作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呢?
一、强化规范教育,重视常规训练学生以学为主,只有学好文化知识,长大才能报效祖国,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我利用每周的周会课,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让学生按照要求时刻检点自己的行为。
抓好课堂纪律。每次学生读书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做作业时,纠正坐姿和握笔方法,要求字迹工整,书面整洁;回答问题时,要立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在别人说话时,要保持安静,细心聆听。通过反复训练,学生们形成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二、采用轮值制度,培养独立能力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做班干部的能力,我采用了全班学生轮值制度,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要求每天当值的学生负责教室内外及卫生区的清洁,管理班级纪律,收发作业……通过轮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激励学生更加热爱班集体。
三、开展班队活动,做好养成教育小学生都喜欢玩游戏、做活动。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能陶冶学生情操,树立集体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以“我是最棒的”为主题,开展评比活动。先把做好的表格贴在教室的后墙上,然后告诉学生评比方法:每个学生的名字各占一栏,按周次计算,每周五公布结果,表现突出的学生在对应格上贴上红花,学期结束,对比谁的红花最多,谁就有奖品。有了竞争和对比才能促使他们在学习、行为、讲文明、讲卫生等习惯有很大改变。
四、关爱后进学生,促进品学进步后进生一般都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爱做作业,没有自信心,自卑感强。针对这个特点,我多表扬奖励,培养他们自信心。以热爱和关心,促进他们学业和思想品德进步。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我却觉得是幸福的。当看到孩子们有进步的样子,心里无比高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使所教的班级跃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