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运群众比赛定向项目决赛开跑瞬间。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波 摄
当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激情在粤港澳大湾区澎湃涌动,粤西茂名以一场精彩纷呈的国家级定向赛事,率先奏响了与十五运同频共振的铿锵乐章。5月8日至1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定向项目决赛在茂名成功举办。这场不仅是全国运动健儿的竞技盛宴,更是茂名向“中国定向之城”战略目标迈进的一次全面展示与有力宣言。
辉煌赛果:
广东队勇夺四金,赛事圆满收官
本次赛事共产生定向接力、团体及无线电测向团体共六枚金牌。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广东队成为最大赢家,一举夺得定向男子接力赛、定向女子接力赛、定向女子团体赛和无线电测向男子团体赛四枚金牌,以绝对优势完美收官。上海队与山东队则分别摘得定向男子团体赛和无线电测向女子团体赛的桂冠。
赛事的圆满成功与运动员的卓越表现,共同印证了茂名高水平的办赛能力。正如广东队队员在夺得首金后所赞叹的,这是“赛事质量最高、赛事组织最严密”“可媲美国际赛事”的一届盛会。这份来自赛场的高度评价,为茂名“中国定向之城”的名片增添了最闪亮的注脚。
高标筹备:
奠定“定向之城”坚实基础
茂名能够成功承办十五运会首个群众赛事决赛,源于其扎实的城市综合能力与坚定的发展决心。作为2026年第十七届省运会的东道主,茂名构建了“市—县—赛场”三级协同的“大筹备”格局,制定了超过20项细化方案,通过全链条的精细化筹备,从组织架构、竞赛标准到服务保障、城市风貌进行了全面升级,确保了这场全国“首秀”的精彩呈现。
山海赛场:
绘就特色“定向地图”
茂名打造“中国定向之城”的底气,深植于其独特的“山、海、农、城”资源。赛事巧妙地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赛场设计,让电白、高州、化州、茂名新城等地的八个赛场成为展示风土的鲜活展台。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赛事的首枚金牌特意安排在乡村振兴示范地——高州根子镇柏桥村诞生。茂名创新实施“首金赋能计划”,将竞技体育的至高荣誉与“中国荔乡”的产业振兴紧密相连,让体育流量有效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能量,深刻诠释了“体育+”融合发展的茂名智慧。
10月19日,以“喜迎省运,定向茂名”为主题的茂名市首个“定向活动日”在柏桥服务区启动。今后每月第三个星期日,这项兼具专业性与全民性的时尚运动将常态化开展,为茂名增添一张城市新名片。此次活动的启动,是茂名从专业赛事落地向全民活动普及转型的重要一步。
定向运动,藏在山海里,藏在烟火中,是属于每个人的健身乐趣。这场持续的体育盛宴,正为茂名“定向之城”建设注入最鲜活的民生力量。
乡情闪耀:
本土健儿为家乡加冕
赛事的辉煌,因人的故事而更加动人。在定向女子团体赛中,来自茂名信宜的姑娘韦愫怡与队友默契配合,为广东队夺得一枚宝贵的金牌。这位从信宜走出的全国冠军,即使毕业后在深圳任教,仍致力于在校园推广定向运动,培养后备人才。她的成长轨迹,是茂名体育人才培育的生动缩影。
在2025年母亲节于家乡夺冠,韦愫怡的情感真挚而动人。她含泪感谢母亲的支持,并热情地向全国选手推介茂名的特色水果与非遗产品,成为家乡最真诚的代言人。“这次回来参赛,发现茂名更美了”,这句由衷的赞叹,道出了茂名城市品质的提升,也成为最动人的城市广告。
10月19日,茂名市首个“定向活动日”启动现场,韦愫怡作为茂名定向运动推广大使到场为选手助威,进一步提升活动专业度与影响力。
“体育+”赋能:
激活城市发展新引擎
茂名承办此次赛事,远不止于竞技本身,其深层逻辑在于以“体育+”为引擎,撬动文旅、农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赛事期间,正值荔枝丰收季,“体育+文旅+农业”的融合模式惊艳亮相。非遗展销、荔枝园体验、“全运主题游”线路等一系列举措,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和发展“能量”。
借势跃升:
书写“办好一次会,兴旺一座城”新篇
从成功承办国家顶级赛事,到本土运动员闪耀赛场,再到“体育+”模式的深入实践,茂名打造“中国定向之城”的路径愈发清晰。这场赛事的成功,不仅是一次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更为筹备2026年省运会积累了宝贵经验、锤炼了队伍、提升了信心。
茂名正以十足的诚意和创新的举措,将体育的力量深度融入城市血脉。当全国的目光因十五运而聚焦大湾区,茂名,这座凭借定向运动崭露头角、因“好心之城”情怀动人的活力之城,正以坚定的步伐,书写着“办好一次会,兴旺一座城”的崭新篇章,自信地崛起为湾区西部一颗璀璨的体育与活力之星。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光耀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