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茂名时评

升腾“烟火气”点亮“夜经济”

时评10.jpg

王如晓(市区)

暑假期间,笔者受同学或亲友之邀,作为“巡城马”,亲临我市一些网红夜市,体验城乡升腾的烟火气。当暮色浸染南海之滨,电白区电城的夜市率先苏醒。炭烤生蚝的香气裹挟着孩童嬉闹声、食客交谈声在海滨大道升腾。灯光映照下,蚝炸在油锅中翻腾成金黄。摊主温老板手法娴熟,边动手边说:“火候是关键,表皮酥脆内里嫩滑,蘸椒盐粉用生菜裹着吃,这就是电城独有的味道!”只见一位归乡游子大口狂吃,边吃边赞:“我外出做生意跑了十几座城市,只有回家才能尝到这口鲜。”在这片被海鲜滋养的土地上,200余家摊档沿“电城美食城”铺展,铁板鱿鱼滋响,虾仔煎香气四溢,更有网红主播架起手机,将人间烟火实时传递至云端,发至亲朋好友及各种抖音平台。

最近,欣闻电白区又开了个新的美食街区,叫“电海美食城”,在迎宾北路往潘州大道那边。我们前往逛逛,只见有200多家小吃店在经营,生意火旺,主打海鲜美食,像生烧蚝、虾仔煎、章鱼小丸子、铁板大鱿鱼这些海产品。吸引了大批食客前往尝鲜,还有主播时不时直播现场实况,弄得不少外地食客垂涎欲滴。

前不久,笔者随朋友前往信宜窦州墟品尝美食,游玩灯光夜市。只见窦州墟上有各种信宜特产和美食,像簸箕炊、柴枪粉什么的,还有个“信字号”本土特产品牌旗舰店,还有卖合箩茶、头窝蛋这些当地特产。墟上生意兴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第二天晚上,我们一行还抽空来到八坊村游玩。但见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的沉香夜市街,位于红楼广场,以“沉香”为主题,打造特色街市,那里有20多家沉香商家和非遗传承人,展销沉香原料、虫漏、香糕、工艺品等产品。游客可以在古城墙下闻香观非遗木偶戏,品美食逛古街。这座有1400年历史的粤西“下南洋”起点的古城,红楼城墙被灯笼染作琥珀色。沉香夜市街内,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古法采香”,缕缕幽香与烤生蚝的烟火气奇妙交融。信宜的锦江画廊碧道也有夜市,晚上8点人影来往如繁星,这时锦江画廊碧道化身露天盛宴。含章桥下水波流光,大学生乐队弹唱助阵,车尾箱集市排成“流动星河”——自制糖化与冷饮在街灯的点缀下格外俏皮,逗人喜爱。腌芒果摊主陈老板忙至凌晨,忘记饥渴和劳累,开心地说:“一晚上几百斤芒果还不够卖!”参加社会实践的学子小李在此初次创业,感叹地说:“水闸桥给了我们舞台,我要好好发挥一番,积累一些营销经验。”碧道沿线的驿站还有卖文创、饰品、自制饮品和特色小吃。这些夜市不仅热闹,还实实在在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收入,真为他们开心。

笔者认为,茂名夜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的高瞻远瞩。政府搭台,商家唱戏,使夜市经济从“散星”到“星河”的系统工程的逐步实施。再有,茂名夜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精准发力之功。

首先是主题化培育。比如,信宜东镇街道借鉴窦州墟经验,在北逻打造“美食+音乐+游乐”综合体,还计划推出“经典之夜”、“爱情之夜”等主题,深化特色消费场景,打造乡村夜市特色品牌,吸引着大批城市人前来消费打卡。

其次是全域化布局,比如,电白区以“片区谋划、整体提升”思路,同步激活达丰汇旧厂房改造区、凤凰大道新街区,形成“小街小巷小业态”集聚网络经营模式,华丽变身成为别具特色美食街区,汇聚本土人气品牌和网红品牌,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

再有是文化深度融合。信宜将窦州墟定位为“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联动市民广场、牙雕艺术馆,让夜间消费与非遗传承共生共荣。油城墟借助“百千万工程”示范项目,利用金塘墟现成的集市,打造油城发展史的文化体验场景,形成特色美食簸箕炊一条街。簸箕巷就是将籺文化与村镇风格相结合打造的文商旅融合特色街区,除簸箕炊以外,还经营发籺、油炸品、豆制品、芋头、甜玉米等农村手信。高峰期间,曾经万民趁墟,远近闻名。

还有就是墟市新生,成为连接乡愁与未来的纽带。比如高州曹江高凉墟、化州杨梅的橘州墟、电白区的疍家墟等,都与当地特色食品、当地特产紧密相连,与乡愁相连,与文化相连,逐渐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夜市,成为外出人员寻找乡愁的心灵之所。

不难看出,夜经济的灵魂,在于其承载的情感联结。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窦州墟的老砖墙下,有年逾古稀的老华侨轻抚竹编花灯呢喃“这就是小时候的趁墟情景”;电白夜市里,游子将蚝炸照片发给异国亲人,动情地说:“我希望你们抽空回家来,带你们尝尝家乡的味道。”还有,当沉香非遗传承人在八坊村红楼前点燃香篆,当大学生乐队在碧道水闸边唱响《稻香》,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正为茂名夜空泼洒出绚烂的光谱,为茂名的夜色生香增添浪漫。

逛逛茂名各地著名夜市打卡点,真是令人激动和振奋。夜茂名的活力,早已超越“夜市”的表象,成为驱动城乡发展的澎湃引擎。电白海鲜渔火、信宜沉香青烟、古城碧道霓虹交织升腾,高凉的水果香甜、化州橘红的药食同源、油城墟的簸箕炊飘香,乘着小火车向前飞奔……所有这些,绘就了一幅幅“山海入味、古今相融”的夜宴图。据最新统计,茂名几十个夜间消费集聚区年均客流量已超千万人次,带动逾几万人就业。

每当夜幕降临,当月光洒向高凉大地,南海之滨,这一缕缕来自唐宋延续至今的人间烟火气,正飘荡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里,升腾着城乡的民生温度,升腾着乡村振兴的激情,升腾着茂名经济高速发展的热潮。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朱武军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