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网讯“1290处轻硬漂浮物威胁,已全部清除!”8月15日,电白区马踏镇传来这振奋人心的捷报。这一成果,为即将到来的8月18日广湛高铁350公里时速联调联试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轻漂物,350公里时速下的“隐形炸弹”
广湛高铁,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钢铁巨龙纵贯粤西,其马踏段穿行于华田、黄羌、下洞岭、秀田、石古湾等村落。高铁速度每提升一分,对沿线环境的要求便苛刻十分。看似不起眼的“轻硬漂浮物”——废旧农膜、破损广告布、工地防尘网甚至塑料袋,在列车高速通过产生的强大负压与侧风裹挟下,随时可能化身为击穿车窗、缠绕设备甚至导致列车停摆的“空中暗雷”。马踏段排查出的1290处隐患点,如同悬在高铁安全运行头顶的利剑。
6月初,联调联试日期确定为8月18日。面对如此庞大且分散的隐患点,尤其是其中368处被评估为“直接影响联调联试”的重点目标,要在不足三个月内完成清零,任务十分艰巨。广湛高铁能否如期进行关键测试,马踏镇成为关键战场。
挂图作战,与风竞速的120天
“隐患不除,联调难安!”马踏镇党委、政府的决心迅速转化为雷霆行动。6月初,专项工作组火速成立,挂起“作战图”,排出“时间表”。马踏镇党委书记赖武朝、镇长杨土乙将办公室前移到整治一线,每日调度巡查,现场破解难题;常务副镇长梁希明直接驻守重点村落,成为前沿阵地的“钉子”。
全镇力量被高效整合:镇执法队展现力度,依法对顽固点位强力清除;驻村工作组发挥“人熟地熟”优势,精准摸排、耐心沟通;村两委干部带头示范,动员党员、乡贤力量。一场覆盖镇、执法队、驻村工作组、村两委的“四级联动”攻坚战全面打响。工作专班成员回忆:“那段时间,‘白+黑’、‘5+2’是常态,清单上的数字一天天减少,大家眼里全是血丝,但没人退缩。”
攻坚120天,1290处隐患终清零
从烈日炎炎的6月到台风频扰的8月,马踏镇的整治战场遍布田野村舍。任务最重的华田村有522处隐患点,村干部戴着红袖章,逐户发放告知书,协助村民加固或回收菜地覆膜;秀田村针对废弃工厂堆积的防尘网,组织专业力量进行安全拆除清运;黄羌村则重点清理了河道及树梢上缠绕的塑料垃圾;下垌岭村和石古湾村同样全力以赴清理隐患点。
“最难啃的是几处大型果园遗留的加厚防尘网,面积大且缠绕复杂。”一位参与华田村攻坚的执法队员说,“我们连续干了三天,爬上爬下,一点点割除清理,确保不留一丝隐患。”
汗水浸透衣衫,足迹踏遍角落。截至8月15日,1290处隐患点完成整治。其中,那368颗悬在联调联试试运行安全之上的“重点炸弹”,被彻底、干净地排除。数据无言,却掷地有声:华田村522处、秀田村336处、黄羌村303处、下垌岭村107处、石古湾村22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基层干部与群众无数次的弯腰、劝说、搬运。
清障护航,粤西新动脉蓄势待发
隐患清零,为广湛高铁即将启动的联调联试铺就了坦途。联调联试是高铁开通前最为关键的“大考”,列车将进行逐级提速试验、信号系统测试等,以350公里的时速反复验证线路的每一寸肌理。马踏段外部环境安全风险的彻底消除,极大地保障了测试过程的安全可控,为后续的顺利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华田村拟全域整治田垌的田埂上,一位老农望着不远处崭新的高铁桥梁感慨:“以前大风天总担心垃圾飞到铁路上惹祸,现在心里踏实了。就盼着这快车早日通到家门口!”广湛高铁贯通后,广州至湛江的时空距离将大幅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对加速粤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马踏镇以三个多月的艰苦卓绝,在广袤的田野村落间打赢了一场鲜为人知却至关重要的“隐患清零战”。当联调联试的列车以350公里的时速首次呼啸着安全驶过马踏镇,车轮下每一寸平安的轨迹,都将铭刻着基层治理的力度与温度。粤西大地,正屏息以待这条心动脉的澎湃脉动。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俊明 通讯员 廖晓露 曾大海
编辑:关杜花
初审:温 国
终审:黄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