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文 > 文化时空

村人旧事

陈冲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有绰号。也许,正是受了这种影响,村中男人,也个个有绰号。这绰号由来,或是体貌特征,或是生活个性,或是因某件事情。在平日的称呼中,叫的都是绰号。叫者答者,彼此觉得这样亲切、自然、和谐。

村中亚帝,其时30挂零,为人憨厚,诚实善良,勤劳朴素,言语不多。用村人的话说,“拿把邦头(锄头)撬他的嘴,刨上半日,也刨不出半句话来”。一年到头,打着赤脚,只是到了晚上临睡前,才洗洗双脚,穿上木屐。衣服补了又补,补丁累补丁,连原色也不见了(还是他自己补的)。一二个月没吃一次荤,隔得实在太久了,至多出附近杨梅圩买二两咸虾,再到自留地里割把韭菜一起煲汤,谓之“咸虾韭菜汤”,认为是上等的好菜了。为此,村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咸虾帝”。“咸虾帝”上有70多岁的老父母,卧床不起,其生活之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后因一件事,村人又给他取了俩绰号:“神仙肚”“铁脚板”。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有一年生产队的早稻急需化肥、农药,但没有钱,时候正值番薯收获,只有向番薯要钱了。队长沉吟着,挑出杨梅圩卖呢,近但便宜;挑上县城卖呢,价高些但路远。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挑到县城。是日,挑选十名壮汉挑番薯上城,其中就有“咸虾帝”。

家乡离县城35里路,途中山高路陡。挑番薯上城,不是论趟记工分,而是论重量记工分。多数社员只挑100斤左右,力气大的也只能挑120斤左右,唯独“咸虾帝”却挑了150斤!

一干人马到了县城,都喊又饥又渴了。队长说,现在手上没有一分钱,再饥再渴,也得等到番薯卖出去了,才有钱吃饭。

众人无言。在农贸市场摆卖了一个多钟头,总算把番薯全卖出去了。出纳按队长的吩咐,给每人发了6角钱伙食费。大家拿到钱后,急不可奈地跑到饭店了。“咸虾帝”拿到这6角钱,当金当宝,舍不得花,径直回家了。大家吃饱了,剔牙闲聊,突然有人问,“咸虾帝”呢?这才发觉他不在,猜想定是回去了。大家七嘴八舌,“30多里路,来回一趟便是70多里,早上连早餐也顾不上吃,现在是下午两点多了,还是水也不喝一口,就急急回去了。”说到这,众人一阵感叹:真是神仙肚、铁脚板!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在附近村乡传开了。“神仙肚”“铁脚板”的绰号也叫开了。

按常理,从样貌、性格,还是从家庭条件来看,亚帝成光棍,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世事难料。有个姑娘李少容,就在邻村,芳龄25,眉清目秀,知书达礼,追她的后生有一打之多,但均被她拒绝了,却独独看上了“神仙肚”!亲自托人做媒,不要礼金,主动嫁给了“神仙肚”。消息一出,石破天惊,十乡八里,无不哗然。有人说,少容嫁给“神仙肚”,太可惜了,简直是鲜花插在牛粪上!有人说,简直是新《天仙配》,“神仙肚”是第二个董永!有人说,婚姻缘分啊,天注定,无常理,无常规,“神仙肚”与李少容结合,就是例证!

人逢喜事精神爽。“神仙肚”简直像换了一个人,昔日的苦瓜脸,现在是天天笑呵呵;昔日愁眉苦脸、沉默寡言,现在见了乡亲邻里,老远就跑过来笑着打招呼。每天干活,更有使不完的劲,多次被队里评为“五好社员”“劳动模范”,在会上戴上了大红花。

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以后,“神仙肚”种的水稻、番薯、芋头、蔬菜,样样被评为村里的“活样板”,被视为对外窗口、名片,引得外村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啧啧称赞。婚后生活,“神仙肚”家的日子,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盖起了新楼房,先后添了三个儿女。更难能可贵的是,三个孩子都争气,先后考上了名牌大学。这在我们村里可是史无前例的特大新闻,乃至在全公社传为佳话,妇孺皆知!须知,那时的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况且还是名牌大学。据此,村人又给亚帝取了个新绰号“老来福”。亚帝被叫得乐开了花,整天笑得见牙不见眼。

岁月匆匆,人事变迁不叠。亚帝和少容夫妇作古多年了,但这些村人旧事,却在村中口口相传,生生不息。正像村中苍茂的老榕,长长的村巷,高高的竹尾,袅袅的炊烟,已成乡愁,深深的刻在村人的记忆中,烙在游子的心里,历久弥新,温馨甜蜜。


编辑:葛伟宇

初审:温  国

终审:何康源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茂名日报社(www.mm111.net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告业务咨询:13828687866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网站备案号:粤B2-20040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方式 网站举报电话:00668-296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