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人世间》爆款剧之后,在路上的《繁花》,严肃文学提供为影视改编提供优质文本基础,依旧是行业方向。
在《人世间》爆款剧之后,在路上的《繁花》,严肃文学提供为影视改编提供优质文本基础,依旧是行业方向。上海电视节期间,《千里江山图》《黄卡》《燕食记》《风禾尽起张居正》《长安的荔枝》等一波严肃文学改编剧官宣,引发关注。
国内影视创作一直有改编文学作品的传统,不少大导演的代表作都改编自一流文学作品。近年来,行业风向回归,在回归经典的同时,涌现不少超越经典的独特创新的作品。
2023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最佳电视剧的名单中,大部分也是根据小说改编,如《三体》《人生之路》《幸福到万家》《人世间》《乔家的儿女》《开端》等。从《三体》《人世间》等剧的成功经验来看,在剧作上都花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内容为王,对剧本文学性有一定标准,主创团队对文学文本的深度开发为剧集成功奠定基础。
茅奖剧集大热《人世间》之后《黄卡》可期
在上海电视节已经发布的剧集,愈加明确了这一行业方向。近年影视行业的文学IP改编已成创作常态,文学和影视的联动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人世间》之后,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也成为影视化炙手可热的蓝本。《黄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城市居民的户口本,一律以黄牛皮纸做皮儿,故又称为“黄卡”,工人张广泰家与卖馄饨的黄吉顺家就因为这本黄卡,由原本的儿女亲家变成了仇人,但伴随着时代的大潮,城乡不断融合发展,他们的第三代勇敢地面对家族的宿怨,两家重新结为了亲家。《黄卡》时间跨度近五十年,从平民视角对几十年间社会发展进行了独特回顾,是见证时代变迁的平民史诗,是呼唤东方民族传统道德价值观回归的动人的情感故事。
据悉,《黄卡》曾经是电视剧本,脱胎于梁晓声的短篇小说《西郊一条街》,后梁晓声与北京电影制片厂老编剧梁燕一起将《西郊一条街》改编成了电视剧本《黄卡》。当时梁晓声与梁燕议定,电视剧成本归梁燕,小说成本归梁晓声。在影视开发中,演员李雪健、葛优曾表示过对角色黄吉顺的兴趣,但可惜的是,电视剧最终没能做成,以至于梁晓声曾在小说前言感慨:“小说出版顺利,电视剧的实现却一波三折,竟至再也无人问津。”
《装台》之后《主角》“忆秦娥”来了
张嘉益跟作家陈彦合作《装台》之后仍不过瘾,继续现身为《主角》站台打call,他也表示期待在这部剧中继续出演角色。
原著小说《主角》的作者是陕西作家、编剧陈彦。陈彦2019年凭借《主角》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他也是电视剧《装台》的原著作者和编剧之一。该剧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经历半个世纪的兴衰际遇、起废浮沉,与秦腔、与舞台相伴的一生。
《主角》中女主戏份极为吃重,创作难度大。忆秦娥从一个农村的放羊娃到县剧团的烧火丫头,再到无名配角再到省剧团的秦腔主角,最后成为火遍全国的秦腔名角,中间经历千般艰难,但是忆秦娥学戏能吃苦敢拼命,终于在戏台上大放异彩,成为戏曲界耀眼的明星。在生活上,忆秦娥历经多次磨难和挫折,在情感道路上,低情商的忆秦娥也事事不顺心,在艺术道路上,她也是屡屡碰壁,但是忆秦娥始终自信坚定,初心不改,对秦腔充满了赤诚与热爱,终于将自己活成了主角,不仅是戏台上的主角,也是人生的大女主。
这个角色会由谁来出演,令人期待。作为这部剧的艺术顾问,张嘉益透露:“女主则会找几个不同年龄段的人来演绎,需要一定的戏曲功底,对审美的看法是坚守。”
之前网传《主角》将由张艺谋导演,但张艺谋首部电视剧集花落电竞剧《英雄联盟》。而在电视剧《主角》的海报上,并没有透露导演的名字。
茅奖作品成热门之选
更多影视公司将目光放在了今年获奖的作品身上。
在今年新鲜出炉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里,《回响》是率先完成影视化改编的一部。今年3月,《回响》同名网剧热播,而作家东西与影视的缘分,或许可以回溯到他写作之路的缘起。
1966年,东西出生在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八腊瑶族乡洞里村,上高中时,东西开始写作。“那时候我们在高中读书,写一个电影的影评,如果电影院把它贴到橱窗里,就会奖励四张电影票,那是我拿到的第一笔稿费。”这个质朴的开始似乎预示着他的作品终将与影视结缘。
《回响》是东西写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小说首发于《人民文学》2021年第3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其从构思到完成,创作周期长达4年多,因涉及大量的推理和心理学知识,仅仅开头东西便写了两年。
电视剧《千里江山图》官微发布首张海报,该剧根据著名作家孙甘露同名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改编,王倦、金海曙担任编剧,多方联手打造新型谍战力作。于历史画卷中展现信仰之光,人性之美。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千里江山图》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用文学的方式去想象和呈现它的过程。作者捏土为骨,化泥为肉,将散落于历史尘埃中的信仰坚定者,重新聚起他们的精神和血肉,于焦灼乱世中躬身入局。他们是父亲,是爱人,是兄弟,他们在漆黑的夜里开始一段深不可测的航程。孤寂的至暗时刻,一个人看到什么,愿意看到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此外,还有由“文坛百岁翁”王火创作的,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战争和人》《风禾尽起张居正》等重磅作品。后者根据著名作家熊召政茅奖作品《张居正》改编。著名作家金庸说,《张居正》虽是小说,但比《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学术文章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张居正16岁考中举人,23岁成为“储相”,却在30岁失望归乡;他在权臣的压制下隐忍二十五年,在残酷的内阁斗争中以退为进,终于登上首辅之位;他推进政务的每一步都阻碍重重,但总能沉着化解,短短十年就开辟出“万历中兴”的盛世。然而,这样一位“救世宰相”,为何在死后差点遭受开棺鞭尸的羞辱?为何几十年后,满朝文武仍无人敢提他的名字?小说在历史小说人物塑造上开了新生面。(张楠)
编辑:李慧敏
初审:温 国
终审:黄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