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文化史话·第五章

身在岭南心系国(3)


吴兆奇
  (接上期)
  侯景叛梁,从安徽寿春起兵,不久便攻陷梁朝京师建康(南京)。他进南京后,困死86岁的梁武帝,杀死梁宗室子孙20多人,又废去继武帝位的简文帝,并且假造圣旨禅位给傀儡萧栋,他自己当了丞相。不久侯景又以送寿酒为名,毒死了文帝萧纲。他又为自己“加九锡”,上朝时带剑的卫士达40人,作威作福,不可一世。最后伪造了萧栋的禅让诏书,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正当侯景在南郊烧起冲天的柴燎,响起鼓吹乐奏,排起銮舆车辇,列起文武班次,举行登基盛典的时候,陈霸先联合了王僧辩的军队,大规模地向南京进发。“诸军发寻阳,舳舻数百里”,“陈霸先帅甲士三万,舟舰二千”(《资治通鉴》),浩浩荡荡,征讨反贼。经过一场场恶战,终于出湓口、下芜湖、夺姑苏、克石头,在南京郊区进行大决战,杀得侯景人仰马翻。
  倒行逆施、暴戾凶残的侯景,终于回到了历史给他注定的位置——彻底的失败,可耻的下场。《梁书·侯景传》有一段记述他最后的败亡,写得十分具体:
  景既退败,不入宫,敛其散兵,屯于阙下,遂将逃窜……仰观石阙,逡巡叹息。久之,乃以皮囊盛二子挂马鞍,与其仪同田迁、范希荣等百余骑,东奔……而侯瑱军掩至,景众未阵,皆举幡乞降。景不能制,乃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推堕二子于水,自沪渎入海。至壶豆洲,前太子舍人羊鲲杀之,送尸于王僧辩。传首西台,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食,焚骨扬灰;曾罹其祸者,乃以灰和酒饮之。
  好一组穷途末路的动画!侯景兵败如山倒,他把被打散了的士兵集中在宫外的阙门底下,自己抬头仰视着高高的石阙,徘徊叹息了好一阵子,将两个幼小的儿子藏入大皮袋里挂在马鞍上,带着他的部下官封仪同的田迁等100多人,飞马向东逃窜。侯瑱的军队忽然汹涌地追了过来,侯景的残兵败将来不及对阵便纷纷举旗投降,侯景只得同他的死党几十人急忙上了小船,把两个幼子推下水去,便仓皇逃命。在吴淞口入海,到了壶豆洲,被从前曾任过太子舍人的羊鲲手起刀落,结束了他的生命。他的尸体被运到王僧辩那里,首级送往台城,无头尸便在南京城区当街示众。老百姓争着割他身上的肉大口大口地吃着,把他的骨烧成灰当风吹散。过去曾直接受过害的人,便把他的骨灰冲酒喝。
  侯景当年攻陷南京和台城,杀人如麻,《梁书·侯景传》写道:“乃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及筑土山,不限贵贱,昼夜不息,乱加殴棰,疲羸者因杀之以填山,号哭之声,响动天地。百姓不敢藏隐,并出从之,旬日之间,众至数万。”又说,侯景攻陷台城之后:“城中积尸不暇埋瘗,又有已死而未敛,或将死而未绝,景悉聚而烧之,臭气闻十余里。”侯景在南京所造成的罪恶,成了历史的伤痛。南京和江南百姓,对他寝皮食肉亦难解恨。
  爱国和非爱国的分水岭
  陈霸先和王僧辩,原来是消灭叛贼的好战友。当年他们出赣江会师的时候,“筑坛歃血,共读盟文,流涕慷慨”(《资治通鉴》),在进军途中,王僧辩军粮短缺,陈霸先因得到冼夫人后方的不断资助,兵精粮足,当时又将自己的军粮分出大半给王僧辩,以保证他顺利进军。在战斗中互相配合,共歼侯景。两人“情好甚笃”,王僧辩的儿子还娶了陈霸先的女儿为妻,成了姻亲。但是他们胜利以后,在梁朝该立谁为皇帝的问题上,发生了完全对立的尖锐矛盾。
  爱国主义者和非爱国主义者,往往表现于一种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时刻和事件所采取的态度上,陈霸先和王僧辩的差别就存于此。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贵族政权如东魏、西魏、北齐等都对比较懦弱的江南梁朝虎视眈眈,都想使梁朝成为他们的附庸,接受他们的掠夺和盘剥。
  陈霸先、王僧辩消灭侯景进入南京之后,北齐立即来个先下手为强,立原来梁武帝时期做人质的侄子萧渊明为梁王,遣使者带着书信去见王僧辩,要王僧辩派出舟舰迎接萧渊明回南京做梁朝的皇帝。很明显,这就是要使梁朝接受作为傀儡政权的条件向齐称臣。王僧辩犹豫了一段时间,北齐便派出部队攻陷谯郡、皖城、东关等地,企图以武力压服。这时,梁元帝的侄子萧詧,依靠西魏贵族政权的力量,攻陷了江陵,杀死梁元帝萧绎,魏又立萧詧为梁王,占据了三百里荆州之地,后来萧詧又在江陵即皇帝位,成了西魏的附庸,直接威胁着梁朝的正统。王僧辩在这种形势下,害怕了,他接受了北齐的条件,派使者与傀儡萧渊明定君臣之礼,又以自己的儿子王显和他母亲到齐国去做人质,组织了“龙舟法驾”去奉迎萧渊明回南京即位。这件事触怒了陈霸先。因为在立谁为皇帝的问题上,陈霸先与王僧辩曾发生过几次争论,陈霸先认为:“武帝子孙甚多,唯孝元(指元帝萧绎)能复仇雪耻,其子何罪而忽废之!吾与王公(指王僧辩)并处托孤之地,而王公一日改图,援立非次,其志欲何所为乎?”在梁武帝的众多子孙之中,能够指挥消灭侯景报仇雪耻的只有孝元一人而已,他的儿子有什么罪,你却要废掉!我和你都处在受元帝之托而对他的继承人负责的地位,而你忽然改变了主意,去依靠北方贵族政权,把本来是次要位置的萧渊明扶立做皇帝,到底你的意图是什么?这番话切中了要害,说的完全符合事实。当年起兵挽救南京朝廷的时候,陈霸先曾向萧绎表过态,愿意接受他的指挥,要求他出兵平叛,萧绎派出了大将王僧辩率军会合陈霸先,克尽艰难直捣南京,消灭侯景,报了杀害武帝的父仇,也雪了国家沦丧之耻,现在元帝萧绎的儿子萧方智在南京,是最有资格的继承人,抛弃正统而去迎立傀儡,这就是卖国行为!陈霸先多次向王僧辩据理力争,王僧辩却一意孤行。是做外国的附庸,还是帮助自己的国家自立,两种抉择迫使陈霸先采取毅然行动,发动突然袭击,杀了王僧辩,拥立梁元帝13岁的儿子萧方智,这就是历史上的梁敬帝。
  陈霸先消灭侯景,黜罢萧渊明,拥立梁敬帝,是正义的,维护了国家尊严和人民的利益。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的:“如果萧渊明得立,和江陵的萧詧一样,建康的梁将成为齐的附庸。陈霸先杀王僧辩,立梁敬帝,齐的势力被摈斥不得侵入江南。”这不但保护了南方的汉族政权,也保护了人民生活的稳定,逐步治理战争的创伤,恢复了江南的社会元气,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梁朝劫后重建,还处于多事之秋。陈霸先扶助梁敬帝,率领手下的几员大将多次削平部分州刺史的叛乱,尤其是与入侵的北齐大军,大战于石头、京口、江宁、浦口、临沂,直至把齐人赶出江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