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隆镇五百亩澳洲蓝龙虾养殖成乡村产业振兴新亮点
■通讯员 温程鸿 黄瑜
本报讯 近年来,信宜乡村展现出日益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不少在外信宜人返乡创业。日前,笔者走访镇隆镇时看到,一批返乡创业人员依托当地优良的生态环境,成功养殖澳洲蓝龙虾。其产出的龙虾因高品质深受市场欢迎,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亮点。
秋日清晨,阳光洒落在大水坡村的一片鱼塘上,水面波光粼粼。返乡创业青年李世明从塘中提起一片网筛,十多只大小不一的蓝龙虾在网兜中活蹦乱跳,其中最大的一只掂在手中沉甸甸的,重量达300余克。李世明将捕获的蓝龙虾放入篮中,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据介绍,他此前曾在外从事装修行业。五年前,看到家乡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势头,经过市场调研,决定回乡尝试澳洲蓝龙虾养殖。目前,他的龙虾养殖面积达50余亩。
沿乡道前行至六旺村,路边山坳间连片的虾塘映入眼帘。吴德金正从水中提起长形虾笼,将虾倒入水桶。这些蓝龙虾体型均匀,显得十分健壮。吴德金于2018年在江门学习养虾技术,2023年回到家乡付诸实践。如今,他的60亩虾塘年产蓝龙虾近5千公斤。几年来,已有7户农户跟随吴德金学习蓝龙虾养殖技术,并陆续开展自主养殖。去年,谭永雄向他学习养殖方法,养殖规模从最初的一亩扩大到十余亩,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目前,六旺村的蓝龙虾养殖面积达130多亩,连片的虾塘成为村民眼中的“聚宝盆”。
在龙登村的深山之中,80多亩虾塘掩映于茂密林木之间。韦东一网便捕获10多公斤活蹦乱跳的蓝龙虾。曾在深圳打拼二十余年的他,于2021年看中家乡优良的生态环境,选择了这片青山绿水间的虾塘。周边林木成为天然的遮阳屏障,为养殖提供理想条件。韦东告诉笔者,今年他已上市蓝龙虾2500多公斤。该品种肉质脆嫩、味道清甜,适宜清蒸、白灼、爆炒等多种烹饪方式,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供不应求。
据了解,镇隆镇水源充沛、气候适宜,具备发展优质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蓝龙虾因个体大、肉质饱满、口感鲜甜、营养丰富而备受市场青睐,经济价值显著高于普通淡水虾类。在充分开展市场调研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镇隆镇将澳洲蓝龙虾养殖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予以重点培育。目前,镇隆镇蓝龙虾养殖面积约500亩,主要集中在大水坡、六旺、龙登等村,亩产可达400公斤,统虾价格约为每公斤100元,大规格虾价格甚至翻倍。蓝龙虾产业不仅使镇隆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更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