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
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2024届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班学生 陈果
当晨光刺破云海,当春风拂过山河,我们站在新时代的交汇点上,回望历史深处那铿锵有力的八个字——“立志、修身、博学、报国”,它们早已不是尘封的训诫,而是每一代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密码,是青春与祖国之间最深情的约定。
立志:以理想为帆,锚定青春航向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回望历史长廊,少年周恩来在民族危亡之际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青年钱学森怀抱赤子之心,跨越重洋归来,将智慧献给祖国。时代在变,立志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今天的我们,立志不必都指向惊天动地的伟业——它可以是攻克一项技术瓶颈的专注,是扎根乡村振兴一线的坚守,是守护一方蓝天碧水的承诺。每一个具体而坚定的目标,都是青春对“立志”最真实的回应。
修身:以品德为根,筑牢人生根基
如果说立志是远方的灯塔,修身则是脚下的基石。“修身者,立身之本也”,它既体现为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也彰显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在当下,修身更意味着在浮躁中保持清醒,在挑战前选择坚韧。它藏在每一个拒绝“躺平”、早起的清晨,也融于每一次诚信待人、坚守原则的抉择。唯有不断砥砺品格、涵养内心,青春之舟才能在人生长河中行稳致远。
博学:以学识为翼,积蓄奋进力量
身处知识奔涌的时代,“博学”早已超越简单的知识积累,更强调思维的深度与应用的广度。从航天团队在实验室中反复推演、叩问苍穹,到农科学子在田间地头躬身实践、追寻丰收,真正的“博学”始终与时代需求紧密相连。于我们而言,它意味着在课堂中勤思善问,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唯有以厚实的学识为依托,青春才能拥有搏击风浪的底气。
报国:以担当为魂,书写青春答卷
立志、修身、博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报国。报国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它融入在千万个平凡的岗位中:战士戍边是忠诚的守护,教师执教是希望的播种,医生执甲是生命的捍卫。而我们新时代青年,认真完成学业、积极参与实践、热心服务社会,便是以点滴行动践行报国之志。它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将“小我”融入祖国“大我”的自觉担当——因为每一个青春的努力,终将汇聚成推动国家向前的不竭动力。
立志指引方向,修身奠定根基,博学丰盈羽翼,报国升华价值。四者层层递进、有机统一,共同构筑起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图谱。让我们以此次诵读为起点,以行动为笔墨,用奋斗的姿态和青春的智慧,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响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