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花好月圆夜
中秋文化韵味浓

龙狮巡游

市民品尝月饼

茂南灯笼舞

市民体验“茂名油页岩雕刻”非遗项目

化州《跳花棚》

猜灯谜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池榕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颜东 黎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市民们品月饼、猜灯谜、看晚会,在丰富多彩的民俗非遗体验活动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亲朋好友共同感受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时刻。
精彩活动多 非遗元素足
连日来,我市接连推出多个主题文化活动,如迎国庆·庆中秋——“我的祖国”中国经典声乐作品音乐会、助力“百千万工程”社科普及(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等等。
“有得吃有得玩有节目看,带孩子来感受一下气氛,活动真不错。”9月27日晚的庙街广场,李先生带着家人来参加社科普及(非遗文化)展演活动,现场有簸箕炊、花生糖、墨鱼饼、食惯嘴粉等19个非遗美食摊位,还有13个非遗文创产品展位,包括电白贝雕、电白沉香、茂南扎染等。在广场上还有非遗图文展,包括冼夫人文化和茂名特色非遗名录及核心内容。舞蹈《跳花棚》、歌舞《缘是荔枝来》、舞蹈《洪狮舞》等从国家级、省级非遗表演艺术全新创编而来的优秀节目,为在场市民带来一场兼具文化韵味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
9月30日在文化广场举行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更是吸引了不少市民们携家带口踊跃参与。17个镇街代表队身穿不同造型的汉服、手提精美的灯笼沿着广场进行巡游,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茂南灯笼舞的非遗艺术魅力。月饼展销区月饼飘香,猜灯谜区人头攒动,孩子们笑着跳着,处处洋溢浓厚的节日氛围。记者还留意到,除了茂南灯笼舞,还有两个今年入选茂南区第十批区级非遗名录的非遗项目也出现在非遗展示体验区,茂南新坡“走牛角”游艺和茂名油页岩雕刻,是当晚最受欢迎的亲子互动活动之一。
在这个“双节”假期,我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单位还分别推出纪念特展、制作花灯、知识竞答、听书打卡、非遗体验等系列活动,市民可以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共享文化盛宴,在传承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情浓忆中秋 潮玩微度假
“以前在农场会吃月饼,会加菜,还有很多文艺表演,每一天都有节目。”带着女儿外孙参加“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的温女士告诉记者,她以前在曙光农场生活工作,每到中秋节农场都非常热闹,“过节时每个连队都会做很多馒头、面包发给大家,家家户户拿着一个大筐去装回来,大人一斤、小孩半斤,可以吃到饱。”忆起往昔,温女士笑容满面,因为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幸福美满。
茂南新坡“走牛角”游艺非遗项目传承人许培旺表示,游艺“走牛角”在茂名已经有300多年历史,可是现在会玩的年轻人不多了,就像中秋节的很多仪式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也不会了。“在新坡,以前中秋节拜月时会把月饼放在一个簸箕上,周围摆满水果,前面放一碗米,插上三支香。大家祈求平安、爱情美满、老人长命百岁等等。”许培旺说,以前八月十五拜月亮,十六是家族团圆聚餐的日子,好不热闹。
“我准备假期抽时间陪父母来个短途旅行,看看柏桥服务区、信宜山水双合,爬一下浮山岭。”从广州回茂名过节的李先生说,吃吃农家菜、看看乡村美景,更重要的是陪伴长辈,这才是过节的意义。近日,我市各地文旅部门纷纷发布本地游攻略,其中“信”字号文旅品牌——广东虎跳峡生态度假区在国庆节当天正式对外开放,“荔红山海间茂名活力行”荣登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榜单。
00后杨女士表示,中秋节那天计划和朋友一起穿上汉服到小东江边赏月,以别样的方式庆祝节日,展示国潮之美。岁月流转,方式改变,年轻人以赏月代替拜月,以短途旅行加深陪伴,用新技术实现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相聚相守,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新形式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