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幕特效”


图/文 陶小莫 杜燕盛
  据法治日报报道,头发花白的“老中医”端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后侃侃而谈,背景显示是在一“病房”内,左右两边的病床上各躺着一名面容模糊的“患者”;肤色黝黑的“农民”手捧饱满的果子大步走到镜头前,“瞅瞅,这一大片全是咱们家的果,保证绿色无添加”。在他身后,十几名工人在果园内劳作,地上堆满了果篮;穿着工服的“女工”站在生产流水线机器前,手脚麻利地打包着货物,嘴里说着“家人们,我家5000平方米工厂,真正的源头厂家,全网最低价”。背景中,看不清面容的工人们正忙碌着……在一些直播间,这些看似逼真的场景,其实都是假的——通过绿幕抠图等特效技术合成的虚拟背景。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使用虚拟背景的“绿幕直播间”大量存在于多个直播平台,在绿幕特效加持下,商家声称“生产源头直发”,诱导消费者下单。而绿幕抠图技术和教程也在网上公开售卖,提供“场景搭建”一条龙服务。
  商家利用绿幕虚构“源头厂家”“百亩果园”,属于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商品来源场景,以“源头直发”为卖点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这类行为所带来的流量与销量优势,会直接挤压合规商家的市场空间,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公平竞争格局。治理“绿幕乱象”,不能仅靠消费者“擦亮眼睛”。老年人、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的群体最容易成为受害者。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构建综合治理体系,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虚假宣传行为依法严惩;平台也需升级审核机制,对频繁使用循环视频、人物与背景明显不协调的直播间进行标记或限流,并建立更高效的举报与追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