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新校区启用赋能城市发展


周平(茂南)
  在喜悦的丰收季节里,我市迎来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9月26日,坐落于高州市分界镇、毗邻根子镇柏桥村的茂名市委党校新校区正式启用。这是我市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赋能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聚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项关键性基础设施和战略举措。新校区的落成启用,标志着我市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站上了新起点,也为我市在服务大局、传播政策、助推发展方面注入了强劲的“党校动能”。
  党校因党而立、为党而办,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茂名市委党校新校区规模宏大、设施先进,其启用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大规模、高质量培训党员干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里,首要任务就是成为学习宣传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沿阵地。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培训,引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校区将与“柏桥讲堂”一体推进,形成更强大的聚合效应,确保党的创新理论、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能够最迅速、最精准、最深入地传达给每一位参训学员,并通过他们辐射到全市各个领域、各条战线,转化为推动茂名发展的统一意志和自觉行动。
  茂名市委党校新校区位于柏桥荔博园片区,与中国荔枝博览馆、柏桥服务区等共同构成了一个集教育培训、文化展示、产业体验于一体的连片建筑群。这种布局本身就蕴含了开放、联动、融合的发展理念。一方面,“柏桥讲堂”作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点和政策宣传窗口,可以与党校新校区的理论教学、学术研讨形成优势互补,构建起“理论+实践”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另一方面,新校区有望成为一个区域性的交流平台。不仅可以培训本市干部,未来还可承接更多区域性、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干部培训交流活动,借助茂名特色产业(如五棵树一条鱼、石化、海洋经济等)和乡村振兴实践的品牌效应,提升茂名市委党校的办学影响力和茂名城市的知名度。
  围绕发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是党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现阶段,我市正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坚持制造业当家等核心战略,奋力在粤东粤西粤北振兴发展中走在前列。党校工作必须与此同频共振。新校区的启用,为党校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第一,它可以设计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围绕“百千万工程”的内涵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城乡区域协调、绿美茂名生态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等主题,开展精准化的能力培训,帮助各级干部成为懂政策、通业务、善落实的行家里手。第二,它能够依托毗邻柏桥村实践现场的优势,强化实践教学。柏桥村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校区可充分利用这一“活教材”,开展案例教学、现场调研,让学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理解、启发思路。第三,它有助于提升党校的科研咨政能力。汇聚学员和教师的智慧,围绕茂名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使党校成为服务我市发展的“智囊团”。
  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治学,是提升办学质量、塑造一流品牌的生命线。新校区优越的硬件设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优良学风和严格管理来保障。只有营造风清气正的学习环境,坚持高标准办学,才能确保教育培训效果,赢得学员和社会的认可,真正打造出“更高质量、更具办学影响力的一流党校”品牌,从而更有效地传播党的声音,汇聚发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