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拓野串玉珠 披星戴月绘宏图

粤西C2标项目全力攻坚促民生

本报记者周燕红通讯员钱阳洲


TBM操作室。

19#顶管井施工现场。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甘杨松摄

  九月如火,鏖战正酣。由水电三局承建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C2标项目(以下简称“粤西C2标项目”)目前进展显著。自“铆足干劲强执行,擂鼓攻坚勇争先”劳动竞赛开展以来,项目多个关键节点取得突破:观珠隧洞开挖支护2491.5米,望夫检修支洞开挖支护361米,望夫隧洞进口段完成100.5米,出口TBM11“追赶号”掘进3639.9米,PCCP埋管施工12173米,顶管推进1182.2米。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为实现“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良好开局持续注入动力,在茂名的山海之间,以优质履约书写新时代民生水利工程的精彩答卷。

  执民生之“笔”绘就区域发展“生命线”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也是广东省历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建设条件最复杂、投资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粤西地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彻底改写雷州半岛千年苦旱历史,惠及沿线1800万群众,实现“解千年之渴、固水利之本、强生态之基、振区域之兴”的综合效益。该工程通过提升区域供水能力,进一步稳定经济、保障就业,为湛江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西翼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该工程茂名阳江分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粤西C2标项目直接承担两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任。工程通水后,将依托全长44.306公里的输水线路,引西江水至高州水库、茅垌水库,实现“调茂名之水,解阳江之旱”,每年为阳江增供1.45亿立方米水资源,大幅改善生活与工农业用水条件,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聚奋进之力全速推进工程建设
  面对施工战线长、台风雨季频发、施工类型多、地质复杂等一系列挑战,在广东粤海粤西供水有限公司和水电三局的指导与支持下,项目团队优化组织、压实责任、高效协同,稳步推进工程进度。
  针对施工战线长,精细划分工点,科学编排计划,强化工序衔接,保障施工连续有序;应对台风雨水多,抢抓旱季黄金施工期,强化雨季安全管控与抽排水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因应施工类型多样,选派技术骨干,聚力攻坚钻爆、管道铺设、TBM掘进、顶管作业等关键技术;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实施超前地质预报,严格遵循“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原则,稳扎稳打推进施工。
  项目团队以“唯日孜孜,无敢逸豫”的态度,在困难中寻突破、于创新中拓空间,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积极协同参建单位,全力攻坚关键节点。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项目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推进工程的同时,踊跃参与抢险救灾、防汛抗旱,深入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大量吸纳当地劳动力,协助修缮村道、河堤,完善照明绿化设施,助力望夫镇塘肚小学改善办学条件,优先采购本地农产品和建材,切实展现央企担当。

  党建引航筑牢一线“红色堡垒”
  在粤西C2标项目施工现场,党员先锋岗扎根一线,党旗在生产前沿高高飘扬。
  项目党总支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队”“党员责任区”,强化示范引领。在观珠隧洞浅埋段施工这一高风险阶段,项目开展“党建护航保安全、聚力攻坚穿浅埋”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组建三支党员骨干带队小组展开全方位排查:地表沉降与裂缝观测组严控地面失稳风险,洞内爆破安全管控组确保钻爆作业安全可靠,边坡稳定与安全核查组全面评估周边设施影响。党总支划定“党员安全责任区”,执行“一日一巡查、一事一直报”机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关键岗位,构建起“党建+安全”常态化管理新模式。

  精耕细作高效推进复垦工程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难免临时占用土地。随着埋管施工陆续完成,土地复垦成为项目推进的重点工作。8月26日,项目全面启动临时用地复垦,分阶段推进茂名电白区沙琅、霞洞、望夫、观珠四镇11个村9个地块,以及阳江市阳西县新圩、塘口两镇3个村3个地块,总计约1700亩的复垦任务。
  项目部严格遵循《土地复垦方案》,坚持“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系统实施三大措施:一是土地平整与土壤重构,清理垃圾、深翻回土,恢复耕作结构;二是土壤改良与培肥,增施有机肥、调节pH值,有效提升地力;三是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科学选种作物和经济林木,恢复区域生态多样性。同时,配套建设灌排渠、田埂及生产路等基础设施,确保复垦土地具备可持续生产条件,预计到2025年底,将启动不低于1000亩的复垦工作。
  目前,项目部多项任务仍在加速推进……一座新时代民生水利精品工程,正从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