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400公里的爱心接力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郁文实习记者麦凯茵通讯员谢飞
  本报讯9月11日上午,化州市合江镇政府院内格外热闹。来自珠海高新区的爱心企业代表与当地学校校长们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这不仅是物资的传递,更是一场跨越400公里的教育爱心接力。
  精准帮扶:每一份捐赠都针对基层所需
  “我们调研发现,学校师生缺少健康饮水设备、打印机老化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孩子们上体育课只能几个人共用一套体育器材。”珠海高新区驻合江镇帮扶工作队队长谭超常告诉记者,这次捐赠不同于一般的“送温暖”,而是针对合江镇教育痛点开展的精准帮扶。
  在众多捐赠中,一份特别的情谊令人动容。珠海市兆征纪念学校教师陈洁球得知母校合江镇松架小学缺打印设备,自发捐款为母校合江镇松架小学购置了2台打印机。“虽然远离故乡,但我们始终惦记着母校的发展。”松架小学负责人表示,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彰显了教育工作者对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怀。
  多元捐赠: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升级
  本次捐赠活动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化州凯尔友医疗公司捐赠价值11000元的食堂设备,改善了学生就餐环境。珠海快稳佳货运服务有限公司捐赠的打印设备,解决了三所村小学“印试卷难”的问题;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围医院项目管理部送来27台吊扇,为闷热的教室送去清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捐赠了价值50000元的教学物资,包括打印设备、饮水机和体育器材,从学习、生活、体育三个方面全方位支持学校发展。公司代表表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我们希望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情感交融:一场双向奔赴的教育协作
  仪式上,化州市合江镇新圩小学校长梁先理向帮扶工作队赠送锦旗时激动地说:“他们不仅送物资,更送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据了解,帮扶队成员经常到学校与教师交流,多次组织珠海高新区金鼎一小开展结对帮扶,带来了珠海地区的教学经验,这种“软硬件结合”的帮扶模式,让合江教育焕发了新的活力。
  教育振兴:点亮乡村学子的未来之路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化州市合江镇副镇长李桂才表示,随着这批物资的到来,全镇多所小学的办学条件将得到实质性改善。更重要的是,珠海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善举营造了当地重视教育的氛围。
  据统计,第二批帮扶工作队入驻以来,已累计为合江镇协调捐赠价值50余万元的教育物资,惠及师生2000余人。这种“珠海力量+合江需求”的精准对接模式,已成为两地协作的亮丽名片。
  阳光正午,捐赠物资车辆缓缓驶离,但珠海高新区与化州市合江镇两地的教育情缘仍在延续。从企业到个人,从硬件到软件,这场跨越地域的教育接力,正在为乡村孩子点亮更多通往未来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