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四好农村路”通到村民家门口
截至今年8月底,电白区沙琅镇新铺支路45公里、巷路80公里

沙琅镇多处乡村道路焕然一新。
本报记者严志强通讯员陈凌智
农村路网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关键一环,电白区沙琅镇严格遵照“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将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出行体验,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动力。
今年以来,沙琅镇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的号召,在电白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启动村内支路、巷路硬底化攻坚行动,计划在9月底前全面实现辖区各村内巷硬化全覆盖,让每一条“毛细血管”都畅通无阻。目前,这项关乎民生福祉的工程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施工人员正加班加点推进建设。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沙琅镇支路已铺设45公里,完成率达80%,巷路已铺设80公里,完成率达60%。
“今年雨天特别多,以前村里的路还有不少都是泥巴和坑洼,一下雨就积起大大小小的水洼,最深的地方能没过脚踝,老人小孩出门特别不安全,骑电动车更是得小心翼翼,稍不注意就可能打滑摔倒。”沙琅镇谭儒村村民欧先生提起过去的路,略表感慨,“现在可不一样了,支路全都修好了,路面又平整又干净,再也不用担心积水了,不管是走路、开车还是骑电动车,都踏实多了!”
曾经让村民们头疼的坑洼积水、泥泞难行的路面,如今已彻底变身,成为一条条平整整洁、便于通行的“黑底化”道路。沙琅镇此次开展的村内支路、巷路硬底化攻坚行动,不仅全面提升了道路的硬件质量,让村民出行脚下更稳,还在施工过程中同步规划并优化了村内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排出,从源头上减少积水问题。这一举措既切实保障了村民的出行安全,也显著改善了村内的整体交通环境和人居环境,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接下来沙琅镇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持续加强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一方面将根据道路实际使用情况和环境特点,科学提高路面保洁频次,安排专人定期清扫,确保道路干净整洁;另一方面将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加大对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道路损毁的巡查和修复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理,保障道路通行畅通;同时还将积极协调各村通过宣传引导、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动员广大村民主动参与到道路管护中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共同守护好家门口的道路。以扎实有效的行动,持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