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社区治理助推茂名高质量发展


罗亚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城乡社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地位。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茂名将城乡社区治理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安定、推动区域协同的核心战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筑牢社区治理根基,彰显重要地位作用
  城乡社区治理,是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单元,政府、村(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居民小区、村(居)民等主体共同参与,致力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活动。社区治理堪称国家治理的“试验田”。以垃圾分类政策为例,先在社区试点,成熟后再向全国推广。同时,社区也是基层民主的“实践场”,居民通过居委会选举等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社区还承担着文化认同“服务器”的功能,借助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归属感。此外,社区更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通过专业调解队伍,及时化解邻里矛盾,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二、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推进社区治理高质量
  (一)契合社会治理现代化战略需求
  从中央政策层面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乡村振兴战略也需要借助社区治理来推动城乡融合。这一系列政策导向,为茂名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
  从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需求出发,茂名作为粤西重要节点城市,面临着提升治理能力的迫切任务。只有不断优化社区治理,才能更好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广东省城乡融合试验,助力粤西地区实现崛起。
  就茂名自身发展而言,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转型压力大、人口结构与流动变化等问题。通过社区治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为茂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回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需求出现结构性升级。如今,居民不仅关注物质生活的满足,更在精神文化、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基层矛盾呈现多维演化态势,在物理空间、数字空间、利益维度、文化层面等都变得更为复杂。治理主体关系也在不断重构,基层选举日益规范,协商民主持续深化,社会组织蓬勃兴起。这些变化,都对茂名的城乡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三)把握数字化与科技创新驱动
  在数字化时代,智慧社区管理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安防监控、环境监测、设施维护等手段,智慧社区能够有效提升社区安全系数和治理效率。政务服务数字化实现“一网通办”,极大提升居民办事便捷性。精准化民生服务依托大数据,可为特殊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居民参与共治,通过线上议事厅、积分激励等方式,激发居民积极性。应急管理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社区应对疫情、自然灾害等的能力。我们要抓住数字化与科技创新的机遇,推动城乡社区治理的智慧化转型。
  (四)应对重大公共事件倒逼
  新冠疫情的暴发,暴露了基层治理的短板,必须通过社区治理改革提升韧性,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茂名是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强化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通过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高应对重大公共事件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三、采取多项有力举措,助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党建引领,稳固治理核心之基
  党建引领是城乡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以上海嘉邦社区“红色物业联盟”为例,在解决水泵房噪声问题时,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牵头作用。通过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方职责,依托四级组织体系广泛收集民意。联动相关部门开展技术评估与方案论证,通过多元资金筹措机制解决资金难题。成立监督小组进行全程透明化监督,安装物联网噪声监测装置预防问题复发,开展满意度闭环反馈,有效解决了问题,极大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茂名应借鉴此类经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发展。
  (二)激活多元参与,构建共治共享格局
  多元主体协同是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路径。广州狮岭镇“狮岭日”治理革新颇具借鉴意义。通过成立来穗人员合成党委,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购买社工机构服务,开发“新市民融入指数”评估体系,号召外来务工人员组建“方言调解队”等举措,整合政府、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志愿队伍等各方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良好局面,有效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和劳资纠纷等问题。茂名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导各类主体参与社区治理。鼓励社会组织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居民成立自治组织,激发市场主体的参与活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借助数字赋能,推动社区智慧转型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区治理需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茂南区金塘镇金塘村应用“粤治美”乡村治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推广,建立问题处理、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分析运用、激励工作等机制,开展适老化改造,显著提升了治理效率,增强了居民参与度,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范式。茂名应进一步加大数字化投入,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向智慧化转型。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平台,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提升治理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加强数字技术在社区服务、应急管理、居民参与等方面的应用,提高社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完善法治保障,规范社区治理行为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苏州打造“法治文化主题社区”,通过构建沉浸式法治文化场景,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创作与传播活动,建立法治化居民议事协商机制,将法治理念融入居民生活,实现了普法教育与居民自治的有机结合,推动了社区法治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我们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为社区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完善社区治理相关法规制度,规范治理行为。建立健全法治监督机制,确保社区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作者单位:茂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