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救国好男儿 文武双全打敌寇——梁钜汉

梁钜汉
张焕兰 梁基毅
梁钜汉,又名梁能,中共党员,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独立大队民运工作组组长,高州市(原茂名县,下同)长坡镇莲塘村人,1918年出生。梁钜汉自小在本村私塾读书,1934年考上高州农校读初农班,1937年毕业后,升学高州中学读高中。
梁钜汉读高中期间,全国正值日寇大举侵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钜汉是个热血男儿,满怀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和同学们上街游行示威,请愿募捐,检查抵制日货,并下乡宣传发动群众,呼吁抗日救国。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1938年春,他与同学周瑞腾(钢寰)、郭高厚、吴绍仲、黎宗瑜等十余人组织真理读书会,积极阅读进步书籍。大家合了钱,由周瑞腾到广州买回马列主义及革命文艺书籍100多本,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大众哲学》《西行漫记》《铁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互相传阅,专心钻研,经常讨论,还借给外校同学阅读,扩大影响。他们还到河边歃血宣誓:“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真理而奋斗。”
1938年,广州失陷,沿海战火纷飞,11月,爱国抗日将领、第十一区游击区司令张炎招收进步青年组成抗日救亡乡村工作团,下乡发动群众抗日救国,梁钜汉和杨飞等进步同学一起,离校参加乡村工作团,在茂名分团团长梁弘道带领下乡赴茂名农村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全民抗日运动。
1938年7月,张炎组建特区学生队,钜汉编在第五中队任副小队长,与共产党员叶信芳(支部书记)、李郁、崔永康等结识为友,直接受党教育,对党认识觉悟大大提高,于1939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梁钜汉此时参加学生队化县中队,到化县农村活动。
1940年6月,张炎辞职,学生队、妇女队、游击队被强制解散。在革命低潮时,梁钜汉坚持革命,他参加县委在高城燃黎学舍举办的学生队党员干部学习班,县委书记张进煊主持,时间7天,学习中国革命史、党的建设、统战、群运等课程,结业后梁钜汉被派到大坡农村当私塾教师,以教学作掩护,坚持斗争。
1941年,梁钜汉调到茂名师范任事务员,和车振伦一起工作,此时在农村的党领导也返回高州城,陈华任茂名女中教师,为了方便联系学生,梁钜汉与妻子吴瑶珍在后街租屋开办补习班,经过联系教育的学生,后来大部分参加了抗日游击小组。
1943年3月,广州湾、雷州半岛相继失陷,日伪军骚扰到吴、化、廉边境,南路特委决定工作转上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并从各地抽调一批党员到吴、化、廉地区安排在中小学任教,充实骨干力量,占领农村阵地。
1943年秋,梁钜汉奉调化县,安排化县农业职业学校,改名梁能,担任教导主任兼语文教师,在化县特派员陈醒亚领导下工作,他发动学生参加读书会,传播革命思想,并在农民中宣传抗日救国,发展进步力量。
1944年春,李郁介绍到他家乡黄槐埇村教升初中补习班,同李应江一起在附近村庄组织发动农民,成立公开的抗日自卫队,秘密发展游击小组,这30多人后来多数参加了武装起义,梁钜汉的爱人吴瑶珍也调来化县,分配柑村橘山小学教学,与罗明一起进行革命活动。
1944年秋,梁钜汉调到化县第一中学任教(校址林尘)与李郁、叶宗玙等同志在一起活动,梁钜汉爱人吴瑶珍亦调到林尘沙坡垌小学,以办乡自卫队为名组织武装发动农民参加武装起义。
1944年冬,南宁失陷,日寇已打进湘桂线,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南路特委要求共产党人负起抗日救国使命,加紧组织武装队伍,在春节前后起义。梁钜汉返回黄槐埇村:与李应江一起发动群众举行抗日武装起义,他和爱人吴瑶珍把刚满周岁男孩交当地群众抚养,夫妻一起参加起义。
1945年1月9日凌晨,李应江和梁钜汉带领起义人员百余人,到柑村附近的红埇农场集中起义,当时各地集中起义人员共700人,成立化廉人民扶日武装指挥部,由陈醒亚负责,下编7个中队,黄槐起义人员为1个中队李应江任中队长,梁钜汉在指挥部负责后勤供给,吴瑶珍在政工队工作,起义部队收缴乡公所枪支,开仓济贫,宣布实行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人心大振。队伍开到中垌会师,改编为2个大队,一个大队编入第二支队,由罗明任大队长另一个大队直属司令部,称独立大队,由陈醒亚任大队长,梁钜汉夫妇编在独立大队。
中垌会师以后向廉江进军,我军主力驻廉江东北三合圩。独立大队随张炎率队进驻灯草村,1月30日受到敌数倍顽军包围袭击,我军受损失很大。
灯草和木高山受挫后,司令部决定组织600多人主力挺进合浦白石水地区,其余返回遂溪敌后和吴化廉边境活动,梁钜汉随陈醒亚回化廉边活动,吴瑶珍调出西征。
陈醒亚回师化廉后,经过深入思考,决定将队伍活动中心放在化廉边的以大塘为中心的日伪占领的地区,与廉江县委领导的新塘联防区相连。于是,他布置陈炯东部队在这一带活动,在做伪军的争取工作的同时,组织十余人的民运工作组,组长由梁钜汉担任,他们教育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和游击小组,队伍在平坦乡村活动,继而向良垌,大塘挺进,经过二三个月时间,形成一个以大塘村为中心,东至吴川边界,南至遂溪县境,西与廉江新塘相连,东北与化县接壤,共有200多条村庄,初步形成大抗日根据地。梁钜汉做群众工作很出色,当时他叫做“八哥”,发动群众组织联防队。睇垌会、同心会,姐妹会等各种形式组织,发动青年参加游击小组,做好扩军准备。经过教育发动后,群众革命热情高涨,积极为部队找住地、放哨、探听敌情、递送情报等,并主动支援部队军事行动。与此同时,梁钜汉也对保甲长、工商业者、开明士绅等上层人士做统战工作,和他们商讨抗日救国、地方治安、乡土公益等事情,发挥其积极性,争取了不少人支持革命。中塘村乡绅邹培芝,就是在他的教育下,动员儿子、媳妇等参加革命,邹本人后来也当选为联防区副主任。
大塘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是复杂的和激烈的。驻在廉城的日伪军经常到这里抢粮、劫掠物资,国民党顽固派至死不忘反共,在良垌设立剿匪指挥所,经常派兵到各村袭击扫荡,迫害革命家属,因此,战斗常常发生。1945年4月28日,梁钜汉住在东边岭村群众家,天刚亮,他起床到厕所大便,突然钜汉从厕所行出时,受到国民党便衣包围袭击。梁钜汉开枪还击。当时陈醒亚带部队驻在邻村听到枪声赶来包围这条村庄,敌人已经逃走了。陈醒亚等人村后,见到梁钜汉倒在离厕所门口七八步远一间房屋的墙角,手中持着驳壳枪还未断气,但已不能说话,陈醒亚把他抱起来检查,身中七枪,瞬间即闭上眼睛壮烈牺牲。陈醒亚率领战士向他遗体举行致哀告别,隆重地把他安葬在山头村鲤鱼岭上。
梁钜汉牺牲后四个月,1945年8月大塘抗日联防区正式成立,选出了区联防委员会领导成员,控制了250平方公里,200多条村庄,3万多人口的广阔地区,并与廉江新塘抗日联防区,遂溪西北抗日联防区基本连成一片,梁钜汉为大塘抗日联防区的创建做出了巨大贡献并献出了宝贵生命,是人民的功臣,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文原载于《茂名英烈事迹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