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场融古今对话与人文竞秀的荔枝文化盛宴

——专访海龙阁饼业·茂名市第十届荔枝文化形象大使全国选拔赛总决赛总导演胡志红


胡志红在指导参赛选手排舞。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摄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宁钰燕
  一荔倾心,十载芳华。8月31日晚,海龙阁饼业·茂名市第十届荔枝文化形象大使全国选拔赛总决赛将正式拉开帷幕。目前准备工作进展如何?有哪些突破与看点?选手们状态怎样?大赛前夕,记者专访了总决赛总导演胡志红,请她带领我们提前感受这场融传统与创新、竞技与人文于一体的荔枝文化盛宴。
  胡志红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专家,也曾是2019-2021年度广东省群文编舞家,现任茂名市文广旅体局文艺创作特聘人才、茂名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从事舞蹈教学与创作三十余年来,她屡获全国和省级大奖,并多次执棒荔枝文化形象大使全国选拔赛。今年,她再度出任总导演,为本届赛事注入诸多新颖理念与表现形式。
打破传统,加点“新鲜味”
  “第十届了,我希望跳出原有框架,做出一些创新。”胡志红介绍道,“往届开场多是主持人逐一介绍选手,今年我们要把‘介绍’变成‘表演’。”
  这次大赛第一个创新,便在于开场舞环节。不同于以往由主持人介绍选手,本届总决赛将选用曲调欢快、动感十足的《最好的舞台》作为开场舞,选手们需要在舞蹈中同步完成自我介绍。“这不只是表演,更是对选手综合素养的考验,包括肢体、语言、表情、节奏感,缺一不可。”胡志红强调,“这个舞台,是属于每一位年轻人的‘最好舞台’。”
  除了开场形式的变化,赛制本身也迎来了重要升级。在个人才艺展示环节,胡志红大胆引入“联合竞演”模式,即选手根据才艺类型分组,或两两组合,或多人成队,以合唱、共舞、声乐与朗诵交织等多元形式同台表演。对此,胡志红特别说明:“我们注重舞台效果,也坚决保证公平。每组表演都明确主次分工,有核心有衬托,确保每个人的闪光点都能被评委捕捉。”她表示,联合竞演不仅提升视听观赏性,也将多维度考察选手的配合度、完成度与艺术表现力,对评委而言亦是一次新鲜挑战。
融汇古今,诠释荔乡韵
  “荔枝是茂名的‘城市名片’,这场赛事不只是选大使,更是传文化。”在胡志红看来,荔枝文化形象大使赛事肩负着传播城市形象的使命,必须对茂名本土文化进行深耕。今年,她将这份“文化感”融入舞台细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汉服秀”环节。
  “我们给这次走秀取名为‘长安的荔枝’,灵感来自今年热播的同名电视剧。”胡志红介绍,届时选手们将身着各式传统汉服,手持绣有荔枝纹样的团扇,融入古典舞舞步,以婀娜步态依次登台。团扇代“荔”,汉服承古,以古典之美诠释荔枝的文化意蕴。
  此外,在各类才艺节目中,为更贴合大赛主题,茂名荔枝文化元素将贯穿始终。选手们通过舞蹈、歌曲、朗诵等多种形式,或讲述茂名荔枝的悠久历史,或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与情感,背景视觉与音乐选择也紧扣“荔乡”主题,形成沉浸式的文化氛围。“希望通过青年选手们的演绎,让观众感受到千年荔乡的独特风韵,记住茂名。”胡志红说。
细心指导,迎战总决赛
  距离总决赛只剩两天,胡志红与选手们正加紧排练当中。“短短几天要排完多个节目,还要兼顾采风活动,对我和选手都是考验。”她表示,高强度、多环节、时间紧是本届导演工作的最大难点。她必须提前敲定排练内容、选好背景音乐、确定排练方案,“只有我自己准备得‘胸有成竹’,才能让每一次排练都高效,不浪费一分一秒”。
  为帮选手们提升舞台表现,胡志红不仅要为他们量身调整节目编排,还需逐一审定走位、站位细节。部分选手并非艺术科班出身,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高难度的舞蹈或声乐表演,难度不小。胡志红表示会加大训练力度,采用分组带练、课后加练等方式,不断提升她们的熟练度与舞台表现力。
  而在组合表演中,她尤其注重指导选手之间的互动与衬托,避免“机械串接”,追求“有机融合”。她举了一个例子:古典舞组最初只是轮番独舞,缺乏整体感。经过调整,现在每位选手在主段落时,其他成员会以简单动作、队形变换或造型进行配合衬托,既突出主角,也增强舞台层次。“他们非常努力,短短几个小时就能看到明显进步。”
  目前,赛事筹备已进入最后阶段,大部分节目已完成编排,未来两天将重点打磨晚装秀的细节、调整才艺表演的节奏。谈及对选手的期待,胡志红送上真挚祝福:“冠、亚、季军只有三个,但我相信她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收获。也希望他们记住,这段为热爱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珍贵。”